第七場 故鄉的雲(2)(1 / 3)

第七場 故鄉的雲(2)

從參軍入朝算起,孔正雄重新踏上故鄉的土地,已經盼望和等待了足足39年。

開赴前線,不幸被俘,關押折磨,運至台灣……一切都恍若昨天。時年23歲的孔正雄坐在台灣派來的運輸艦上,心緒如同眼前波濤洶湧的大海。陌生的台灣越來越近了,熟悉的故鄉越來越遠了。父母、兄弟、無數的親人,還有參軍出發前塞給他5雙親手納的花鞋墊兒的那位已經定親的美麗姑娘翠翠,他們何年何月才能重新見麵啊?

孔正雄感覺自己就像這無邊無際的海麵上的一葉小小浮萍,隻能不由自主地隨波逐浪,否則就會遭受滅頂之災。在運輸艦上,孔正雄想跳下大海,泅回大陸的港口,最好一口氣就能泅回家鄉的花溪河。然而滄海茫茫,四周的軍警戒備森嚴,逃跑是根本不可能的。

來到台灣後,孔正雄同部分“投誠”的難友一起被編入國民黨工兵部隊,整天在外麵修碼頭和工事。風吹日曬雨淋不算,仍然跟戰俘營裏一樣被嚴格看管,飯都吃不飽,他感到徹底被騙了。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無盡的思鄉之情彙同著悲傷與悔恨,充溢並咬噬著孔正雄年輕孤寂的心靈。

好不容易熬到了退役,孔正雄隻拿到夠買5條香煙的生活補助金。身無積蓄,舉目無親,連吃住都成問題。他不得不接受台灣安置退役兵機構的安排,到花蓮“榮民”醫院農場做苦力,一幹就是3年。在這期間,沒有工資,隻給一點生活零用費。在台灣,沒有身份證就寸步難行。醫院扣著身份證,他想走也走不成。

孔正雄千方百計找到一個保人,要回了身份證,終於脫離了苦海。他先後做過建築工、包裝工、清潔工、超市送貨工。

在給台北市區20多個超市送貨的過程中,孔正雄被“劉記”超市的劉老板看中,聘用他做了本店的員工。

孔正雄聰明靈活,很快學會了進貨銷售、收支記賬等一整套管理流程,成為了“劉記”超市的業務經理,也是除老板、老板娘外的第三號人物。

人有禍福,常在旦夕之間。身胖體壯的劉老板突發心肌梗塞猝死,遺囑也沒留下一句。不過,他的超市連同他的老婆孩子自然有人接手和管理。5個月後,孔正雄就和年過半百、他一向稱作“喬姨”的老板娘結婚了。“劉記”超市更名為“鴻福連鎖經營有限公司”,孔正雄成為了新老板。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適逢台灣經濟起飛。“鴻福”公司發展迅速,陸續又在台北、台中等地辦起來30幾家連鎖超市。不過10多年光景,公司的總資產已經達到了6億多元新台幣。

1987年,台灣開放台胞赴大陸探親。比起那些解放前夕敗退到台灣的國民黨老兵,孔正雄還多一份顧慮,所以不敢貿然成行。他先後走訪了10幾位回鄉探親歸來的老兵以及同樣背負“叛國者”精神枷鎖的昔日難友,又多次寫信給清源縣台灣事務辦公室谘詢政策,心中才漸漸有了底。

經過兩年多的反複探詢和躊躇不定,孔正雄終於決定繞道香港回鄉探親。由於他同時是以台灣富商和投資者的身份回來的,因而受到了清源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熱情款待。在縣委統戰部李部長、縣台辦文主任的陪同下,孔正雄坐著縣政府特派的專車,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

當晚,孔正雄在林家飯店宴請縣鎮領導及眾多親戚鄉鄰。6時許,賓朋雲集,鞭炮齊鳴。李部長、文主任、魯誌海熱情致辭後,一身米黃色西裝藍花領帶的孔正雄答謝敬酒。但見滿堂歡聲笑語,好一派觥籌交錯的熱鬧景象。

林三虎、賈苞玉穿梭於大廳和廚房之間。他們從沒這麼忙活過,嘴上直喊“熱死我嘍”、“累死我啦”,臉上卻笑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