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 走馬上任
組織談話後,程海平的任職消息散播開來。一時間,熟悉的、不熟悉的甚至根本就不認識的人,都爭先恐後地打來電話表示祝賀,同時邀約他吃飯喝酒。程主任長程主任短的,話都熱得發燙。
程海平跟鄭江擺談時,接二連三地被手機鈴聲打斷。接完電話,程海平苦笑著說:“唉,這兩天電話都打爆了!”
鄭江道:“大家都想巴結康書記身邊的人嘛!唉,你一走,我就跟缺手缺腳了一樣。我是真舍不得你離開。不過,你高升是大好事,記住常回來看看玉屏這塊根據地就是了。”
程海平說:“廢話,我老母親還在鎮上呢。她不肯跟我們進城去住,我會經常回來的。”
鄭江道:“到時你吭一聲,我保證恭候。我進城也少不了找你喝酒,到時可別說沒時間。”
“快別提喝酒了。”程海平說,“忙工作我不怕,像這樣成天忙喝酒忙應酬真有點吃不消哇!”
“以後你肯定逃不脫這些嘍!不比在鎮上,有我和黃軍他們頂著,你還可以梭邊邊。” 鄭江道,“無酒不成宴。有個順口溜說:‘不會喝酒,前途沒有;一喝九兩,重點培養;隻喝飲料,領導不要;能喝不輸,領導秘書;一喝就倒,官位難保;常喝嫌少,人才難找。’要是領導愛喝酒,你不陪著喝到位,他不高興;要是領導不愛喝酒,但為了表達感情,你也得敬幾杯。即使你不想喝酒,也不得不應酬。酒場就像一個磁場,你一進這個場,就會不由自主地端起酒杯。會喝能喝的人能在酒場上創造出一種氣氛,讓被接待的領導感到很高興。這時候提出要求,比如拿著要錢的報告讓領導簽字,一般都容易成功。所以說,酒量大的人更容易辦成事啊!”
程海平道:“現在社會上流傳一首《酒囚歌》:‘公款吃喝何時了,花費知多少?雅座一夜盡酒興,黨紀國法統統腦後拋。美酒佳肴今猶在,隻是主人改。問君酒中幾多愁,恰似一汪苦水肚裏流。’”
“我想起個笑話。”鄭江說,“有個領導酒後去開會,坐到主席台後突然大叫:‘上菜!’秘書趕緊把他扶到廁所裏去醒酒,這位領導坐上馬桶又叫:‘開車!’秘書看他醉得實在不行了,親自送他回了家。領導的老婆幫他脫鞋又扶他到床上,沒想到領導親切地撫摸著她的手問:‘小姐,貴姓呀?’”
程海平笑了:“一聽就是編的!”
“那我講個真實的:張亞龍有天晚上喝醉酒後,自己開車回的家。第二天早晨起床後找不到車了,就跑到派出所報了案。警察查尋了半天,最後在距他家不遠的一條巷子裏發現了這輛車。再一細問,車原來是他自個兒停在這裏的。人一迷糊,他就忘乎所以了。”
“算他幸運,隻是虛驚一場。前段時間,古誌偉酒後開車,撞死一個路邊散步的孕婦。他撞人後逃離了肇事現場,還指使鄉政府的司機去幫他頂罪。交警查明真相後,他還指著警察鼻子罵:‘我在鄉上管兩萬多號人,級別比你們交警大隊長還高半格。敢跟我鬥?你們算個屁呀!’結果他不僅丟官賠錢,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古誌偉酒量大,愛喝陡酒,一口氣就能把一大杯白酒幹掉,平時一頓喝七八兩沒問題。那天是帶鄉上的人去外縣考察一個招商引資項目。中午吃飯時,那邊來的人多。輪番上陣,非要喝到位不可。古誌偉和隨行的四個人都喝過了量,他的司機為了保護他喝得最多,醉得也更厲害。古誌偉一向愛逞能,自稱他開車是老師傅,喝再多的酒也出不了事,堅持自己來開車,哪知成了馬路殺手。這一撞等於去脫兩條人命呐!”鄭江道,“還是說你這頭吧。縣委辦主任累是累,分量也很重,好些縣還是常委兼任的。有了這個階梯,以後你進入縣委常委就順理成章了。好多人都眼紅這位子,呂聞遠前一陣就毛遂自薦過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