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 談天論道(1)(1 / 2)

第二場 談天論道(1)

程海平、陶嵐一進屋,陶昭遠就問:“濤濤呢?他咋沒回來?”

“他倒嚷嚷想來,不得行呀!”陶嵐解釋說,“他的時間都安排滿了。明天上午要去藝術中心學鋼琴,下午學書法,星期天要去體校打乒乓球,還有老師布置的作業得做。他奶奶照管著,要不然我們也脫不開身。”

“濤濤才上小學吶,弄得比我這個當市長的還忙哇!”陶昭遠道,“你們就不擔心他受不了?”

“孩子要成才,是得從小培養麼,不受點苦累咋行?”陶嵐說,“濤濤他們班的大多數同學都這樣,有的學得更多,另外還參加了繪畫、舞蹈、心算、口才、跆拳道等學習班。我們要是不讓去學,反而不正常了。”

程海平插話說:“學這些我們也征求了濤濤老師和他本人的意見,我們會注意讓他有玩耍時間的。濤濤對鋼琴、書法、打乒乓球都很感興趣,他的老師、教練都誇他悟性好、進步快哩!”

陶嵐道:“家裏的鋼琴閑了好久,現在派上用場了,濤濤天天都要彈練習曲,明年就開始考級。毛筆字他也寫得像模像樣的了。過年回來叫他給爸媽表演一下,嘻嘻!”

“呃。”陶昭遠笑著說,“不行呀,今年春節我得在雅泉過了。你們曉得的,每年這時候有很多活動我都要參加。走訪下崗職工、貧困戶,慰問一線的工人、警察、部隊指戰員,哪兒都不能少啊!”

程海平道:“從中央到地方都是這樣。越是過年,領導們越是忙個不停。”

陶嵐說:“要不,我們到時帶著濤濤來雅泉陪您過年?”

陶昭遠擺擺手:“不了,你們安心在縣上過年吧!春節好幾天假吶,過了初三應該抽得出時間回竹嶺的,那時我們一家再團聚。對了,海平,請你媽媽一塊兒來作客。親家也要多走動才更親嘛!”

甘秀蓉從廚房出來了,對陶嵐說:“不要你搭手,你們隻管吃就是了。”麗麗則在灶前側過臉來打著招呼,高聲道:“姐姐,你們先上桌嘛,就差一個炒菜囉!”

麗麗去年跟周宇結婚後離開陶家,在城中心開了家品牌時裝連鎖商店。本來她想介紹老家村子裏的表妹徐燕來接替自己,但陶昭遠調到雅泉工作後,甘秀蓉打消了再請一個保姆的念頭,說她買菜做飯收拾屋子等於在做健身活動,還可以預防得老年癡呆症。麗麗於是讓徐燕到她的服裝店做了服務員。

麗麗依然常來嬸嬸家,就像回自己家一樣。一有空就來幫著嬸嬸做些家務雜活,也是給甘秀蓉做個伴。

聽到伯伯和陶嵐他們周末要回家,麗麗提前跟周宇說好,叫他下午調班休息,和徐燕一起照看店鋪。交接停當,麗麗去農貿市場采買了肉食蔬菜、果汁飲料等物品,坐一輛人力三輪車趕過來了。

三輪車不能進入市直機關宿舍區,麗麗隻好一手拎一隻裝得鼓鼓囊囊的大塑料口袋,走過一段10多分鍾的路後,又上了三樓。

甘秀蓉一見她氣喘籲籲的樣子,很是心疼。她知道麗麗懷有身孕,已經3個月了。

“我買得有的,哪個叫你買這些?還買這麼多!”甘秀蓉嗔怪著叫她快坐下歇息,但麗麗喝了一杯水後,就進到廚房裏忙活起來。

晚飯後,陶昭遠問程海平:“你到市上工作跟縣上比感覺咋樣啊?”

程海平坦言:“工作強度比縣上小些,但各種困擾增多了。”

陶昭遠沒有接話,程海平繼續道:“我過去在縣委辦,最能感受到縣上承載的巨大壓力。從政治生態環境來說,縣一級屬於基層。如果做個比喻的話,縣一級就像一個正放的小三角形,角尖是縣委、縣政府,下麵是更基層的鄉鎮、村組、社區、街道。省市以上的權力機構像是一個倒置的大三角形,角尖壓著小三角形。角尖對角尖,縣上的壓力不大才怪呢。”

“你這個比喻很形象。”陶昭遠點頭說,“縣裏資源有限、回旋餘地有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限,但上級層層壓擔子、派任務,群眾的期望值高,訴求也很多。其實,市一級也同樣處在上壓下頂之中啊!”

程海平說:“過去我在縣上,跑鄉鎮、到企業,做的實事較多,事情辦成後很有成就感。到了市接待處,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是用在吃喝應酬、參加會議、應付檢查、聯絡各種關係上,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時間占滿了,連家都很難照顧到,心裏反而沒有充實的感覺,有時還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