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場 盛會空前(1)(1 / 2)

第九場 盛會空前(1)

清源縣委書記史德友、縣長張亞龍和縣委宣傳部部長高勝寒一起來到了程海平辦公室。5月15日至30日將舉辦首屆清源翠峽山旅遊文化節,他們是專程到市上送請柬來了。

陶嵐調任市中區區委副書記後,高勝寒接任了縣委宣傳部部長。

高勝寒生就一副大嗓門,外號“高聲喊”。他講起話來無需話筒,會場後排的人也聽得一清二楚。陶嵐做部長時,他是副部長、副縣級理論教員,向她彙報工作就像在講課、作報告一樣,洪亮的聲音震得陶嵐頭皮發麻,真想捂住耳朵。她不得不一再提醒:“高部長,小聲些好麼?我聽得見的。”

高勝寒倒是從善如流:“好的,好的,我小聲點。”但他壓低嗓子說不了兩句,又故態複萌。

陶嵐回家說起,程海平大笑:“高部長是理論教員出身,老是怕人聽不清楚他的宣講,大聲說話成了職業習慣嘛!”

年初,程海平從高勝寒那裏得知了將舉辦“首屆清源國際旅遊文化節”的訊息。組委會已經成立,下設了統籌宣傳、公關協調、聯絡接待、經貿活動、旅遊活動、文化活動、安全保衛等12個工作組。整個籌備工作的牽頭部門是縣委宣傳部,高勝寒擔任了組委會主任。縣政府辦、文體旅遊局、廣電局、經貿局、農業局、財政局、工商聯的一把手擔任組委會副主任。

程海平當時對高勝寒道:“為啥非得說是國際旅遊文化節?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現在各省市搞這節那節都喜歡套個國際的名號,好多都是虛張聲勢。結果外國人都沒來幾個,硬是開國際玩笑啊!清源是個小縣,這些年發展旅遊有了一定名氣,但影響力還很有限。我看還是把國際兩個字去掉,等以後真的有了國際影響再加上也不遲。翠峽山景區是清源縣和全市的旅遊名片,應該點出來。要是稱作‘首屆清源翠峽山旅遊文化節’,既明了又實在,你說呢?當然,我的意見僅供參考,最終由你們定,嗬嗬!”

高勝寒點頭稱是:“程秘書長說得很精辟,我回去就把您的意見向史書記、張縣長彙報。現在新聞發布會還沒開,報紙、電視上都沒開始宣傳,把名稱改過來完全來得及!”

過了幾天,高勝寒打來電話說,縣委、縣政府研究後全部采納了程海平提出的意見。在省上、市上開新聞發布會時,正式采用了“首屆清源翠峽山旅遊文化節”的名稱。

史德友坐下便說:“我們按照程秘書長的意見,把名稱改成了‘首屆清源翠峽山旅遊文化節’,大家都說改得好哇!”

“程秘書長的意見非常及時!”張亞龍道,“要是現在才改,省道、縣道、鄉道上的廣告牌,還有宣傳手冊、畫冊、導遊圖、紀念品這些都要重新搞,那樣花的冤枉錢就多嘍!”

史德友道:“高部長,你先給程秘書長彙報一下活動安排,說完了我跟張縣長再補充,嗬嗬!”

高勝寒翻開宣傳手冊,瞟一眼道:“首屆清源翠峽山旅遊文化節的主題是‘魅力清源,風情萬種’。屆時,我們將廣邀各級領導、知名人士、專家學者、中外客商、新聞媒體記者及省內外主要旅遊機構、旅行商社、文化藝術團體歡聚清源。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廣泛開展宣傳推介,積極組織和招徠眾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投資考察,共圖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跨越式發展大計!”滿屋子都回蕩著高勝寒字正腔圓的聲音。他翻過一頁,準備繼續宣講:“咳……”

張亞龍插話了:“高部長,拿點幹貨出來說!”

“總之,是共襄盛事,咳咳……”高勝寒的節奏被打亂了。他連翻了幾頁宣傳手冊,停頓了一兩分鍾:“在旅遊文化節期間,我們將舉辦川劇折子戲、金錢板、鑼鼓樂等民間藝術彙演和30台以上的高樁台會大巡遊,同時還有嗩呐吹奏大賽、舞獅邀請賽、‘誰不誇俺家鄉好’散文詩歌征文比賽、尋找清源最美鄉村評選、清源風光攝影展、‘翠峽山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放河燈暨焰火晚會等一係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