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生(1 / 2)

回到滬市的第一件事,甄斐就看望了腦癱孩子,現在的名字叫譚智,他的媽媽叫王喜月,譚智的病情有所好轉,這些天一直都是梅子在給孩子治療,天天做一個小時的針灸,譚智的腦袋上插滿了毫針,讓王喜月很是心痛,開始幾天譚智的身體還是老樣子,不見起色,王喜月日日以淚洗麵。

經過梅子的五天治療之後,譚智的眼神看人就變得不一樣了,有一些清清亮亮的神采,走路的時候腳步拖得輕了一些,但是王喜月沒有感覺到這些,譚智還是不能說話,在她看來病情算不上減輕。

梅子天天治療,用天眼觀察譚智的腦部,很是滿意,對王喜月說道:“王大姐,恭喜你啊,譚智的病情終於好轉了,根據甄醫生的說法,譚智的病情在一個星期之內出現好轉的跡象,那就多了三成治愈的把握,我看譚智的病一定沒問題的。”

“啊?”王喜月驚呆了,說道:“這是真的嗎梅醫生?我怎麼看不出來好轉啊?”

“我不會騙你的,你看看譚智的眼神,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暫時隻有這個器官還能看出來一點跡象,其他的地方暫時沒多大的變化,不過你別著急,甄醫生的醫術很厲害,等他回來了,讓他親自給譚智治療,放心吧,一定沒事的,如果你不相信,就跟譚智交流一下。”

王喜月不懂得如何跟譚智進行交流,這個孩子從生下來就沒說過話,按照傳統來說,孩子從牙牙學語都是從錯誤的表達開始的,然後父母糾正說話語法的錯誤,孩子才一點點學會了說話的。很多人以為生下來就會叫爸爸媽媽了,然後一點點就會說各種各樣的話,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每個人學說話的時候腦部智力沒有完全開發出來,記不清牙牙學語吃過的苦頭,作為父母來說也是當作一件好奇好玩的過程,不知不覺傳授了語言功能。

一個從沒開口說話的孩子,長大了一定不會說話,但是聽覺卻不需要教授,一個人隻要有一點點的智力,就會聽話,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一條狗,不會人語,卻能聽得懂一些簡單的語言。

狗的主人對狗說道:“你過來。”小狗都聽得懂這句話,並作出相應的動作來,說明聽覺比語言更容易被掌握。

梅子是一個醫生,掌握這些人平時不太注意到的細節,笑著說道:“王大姐,你看我的。”梅子轉向譚智,說道:“譚智,你能聽得懂我的話嗎?我知道你不會說話,不要著急啊,你能聽得懂,就把眼睛眨一下,聽不懂,眨兩下,好嗎?”

這話剛剛說完,譚智的眼睛就立刻眨了一下,然後眼睛瞪得溜圓看著梅子,眨也不眨。

看到這裏,王喜月不由得痛哭流涕,以前譚智就是大小便都不知道告訴她,天天換好幾遍衣服,單單是給譚智洗衣服就夠累的了,一個這樣的孩子,一個大人完全照顧不過來,孩子任憑擺布,大人卻需要操心吃喝拉撒睡這些必做的小事。

王喜月看著兒子譚智,聲音顫抖地說道:“譚智,你要上廁所嗎?”

譚智聽懂了媽媽的話,眼睛裏閃爍著淚花,媽媽每天做的那些事,他還是記在腦海裏的,就是無法表達出來而已,他的眼睛立刻眨了兩下,表示不需要去廁所。

因為譚智不能隨便小便,現在王喜月給他使用的是尿不濕,譚智的褲襠皮膚給尿水溽得非常嬌嫩,如果擦皮膚的力量稍大一點,皮膚馬上破了,夏天的時候,經常出一些紅疹子,都是由於尿汁帶來的後果。

孩子的身體遭罪,王喜月看著流淚,這是一對苦命的母子兩個,譚智的爸爸從孩子生下來之後就主張把譚智想辦法弄死,一個嚴重智障的孩子,弄死很容易,但是王喜月死命護著孩子,她堅決不讓老公放棄孩子。譚智的爸爸一怒之下,走的無影無蹤,十年來,全仗著親戚們幫助接濟,王喜月和譚智才活到了現在,但是時間長了,那些親戚們都不待見他們母子兩個,有的時候看到他們來了,都謊稱有事,急急忙忙走掉,王喜月不得不在深夜裏敲開親戚家的門。

上一次,甄斐看到這對母子在夜裏走路,就是王喜月從親戚家吃了閉門羹之後回家的路上,由於心情激動,才說到了死亡的話,那個時候,王喜月真的想抱著譚智跳進大江裏麵,但是甄斐給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甄斐給她的錢,是王喜月幾年來見到最多的一筆錢,平時親戚給她的就是十元二十元,一百元的次數都很少,王喜月感到沒有希望了,她根本無法出去工作,譚智需要有人時時刻刻看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