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吸納人口(1 / 2)

張佑聽了這個常三的話,不由得大吃一驚,連忙問道:“到底怎麼回事?不要急,你仔細說說。”

常三這時可能是已經見到了張佑,神情稍微鎮定下來,便仔細說道:“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剛才我們一什人,正在城門口像往常一樣值守,突然隻見城門外西北方向有大批的人向這邊湧來。而且那些人個個都操著家夥,神色不善,隱隱約約聽他們喊道,說自己是姚,暨等地的灶戶鹽民,自己活不下去了,要來找大人算賬。什長便急令關閉城門戒備,並且令我來報與郡守大人知道。”

張佑見再也問不出什麼了,便讓常三下去休息了。自己想了想,便衙內眾人說道:“先讓城內駐軍上城戒備。我先去西城門仔細了解一下情況再做打算。”

衙門內正人心惶惶,有點不知所措,聽了張佑這話,郡尉連忙站起來,大聲說道:“好的,大人。我先去調兵戒備。”

張佑點頭答應,郡尉便大踏步地向外麵走去。接著,張佑便帶著今天衙門內當班的衙役,向西城門行去。到達西城,登上了城牆上方向外望去,隻見陣陣冬日寒意當中,城門外,大約有千把人左右,穿著襤褸的衣服,手拿著棍子,扁擔,長槍等各種家夥,在城門外喧鬧。

一看到城牆上麵似乎有當官的人出現,下麵的人喧嘩更大了:“狗官張佑出來。叫狗官張佑出來。”

張佑在上麵大聲答道:“我就是張佑。下麵來一個能做主的人說話。不過,事先聲明,本官不管狗的事。”

最後那句引得城牆上下都一陣哈哈大笑。在大笑聲中,緊張敵對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點,下麵人群當中,當眾走出兩個年紀較大,大概五六十歲,留著一部灰白長胡須的人,抬頭對城牆上的張佑說道:“我們是暨地灶戶鹽民鄉老,有事要對和鄞鄉候說。”

他們兩人剛說完,緊接著,又走出兩個年紀較不多大的老人,抬頭對著城牆上的張佑說道:“我們是姚地的灶戶鹽民鄉老,我們找鄞鄉候也有事要說。”

張佑想了想,說道:“既然有事就來說事。你們讓那些鄉鄰們,稍安勿燥,趕緊散去。”

下麵四位老人聽了,便轉身吩咐幾聲,那些鹽民們的喧鬧聲便漸漸地停了下來。張佑下令道:“開城門,請那四位老者至衙門說話,其他人也讓他們進城避一避吧,城外太冷了,城內總歸是要暖和一些的。”

這時,郡尉剛布置完城牆防務後走過來,一聽張佑這話,幾乎要嚇暈過去了。連忙對張佑說道:“大人,不可啊。外麵有一千多人,卑職手上卻隻有三百守城軍,要是萬一他們鬧起亂子造起反來,我沒法彈壓啊。”

這不能怪這個郡尉身為軍人卻膽小怕事。後世軍人大多武裝到牙齒,而平民則手無寸鐵,三百軍人真要動起狠來,平民不要說一千,就是再多十倍,一萬人那也不是一盤菜。而這個時代軍人和平民的差距,實在不算是太大,以一敵三,如果是嚴格訓練的正規中央軍還有勝算,但這地方守城軍則絕對沒有勝算。這個郡尉不能不反對張佑這個冒然的決定。

張佑聽了這個郡尉的話,不以為然的說道:“你怕什麼?平生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有什麼事我跟那四位老人商量解決,這些平民怎麼會無緣無故地鬧起亂子造反?”

郡尉說道:“什麼無緣無故啊?這些鹽民聚集到這裏,本為就是打算鬧事的了。大人,你要與四位鄉老商量當然可以。萬一你們還沒商量出結果,他們聽信了什麼傳言就鬧起來怎麼辦?大人,小心無大錯。先讓他們呆在城外,你老人家盡快和四位鄉老商量出一個結果來,到時候他們是回,還是進城,再做決定也不遲。”

張佑隻得聽從他的建議,說道:“好吧,我先與四位鄉老談妥決定。隻是,你不開城門,那四位鄉老怎麼進來?”

“這個容易。”郡尉一聽,便這麼說道。然後,他大聲下令道:“吊籃呢?拿吊籃過來。”

他手下守城軍士兵很快便拿來吊籃,放到城牆下麵,把四位老人吊上來。那四位老人吊上來後,看著張佑,說道:“這位大人,你就是鄞鄉候吧?”

張佑說道:“正是在下,不知四位老人家有何指教?”

四位老人說道:“鄞鄉候,我等與城外的那些人,都是暨,姚等地灶戶鹽民。不知幾世幾代人了,都是靠煮鹽製鹽為生的。但是今年你老人家修建了新的鹽田,出鹽量大增,鹽價大降,我等熬製出來的鹽,要是按你的那個價格出售,則是鐵定虧本,賣多少虧多少。不賣吧,那麼多鹽放在家裏並無用處,我等也無其他謀生的門生。我等實在活不下去了。請你老人家高抬貴人,不要把鹽價壓得那麼低,那樣既可以多賺一些錢,也可以留給我們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