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了年,時間便進入了越王無疆二十年,也就是說,越王無疆已經在位二十年了。二十年是一個漫長值得紀念的年頭,足夠一個人出生到完全長大。即使以這個年代最為保守的國家,一個男兒年至二十年,也應當舉行加冠禮或者其他形式的成人禮,從而在禮節上宣示他完全成人。
對於一個君王來說,如果他有足夠的進取心和才能,二十年的時間,足夠他從初掌權力時迷茫惶恐的青澀,到完全掌控整個國家,舉重若輕,得心應手的成熟與穩重。
對越國來說,越王無疆能夠平安在位二十年,實在是百年以來一個難得的奇跡。在此之前,越國曾發生過連續不停的宮廷政變和內亂,連續有不壽,翳,諸咎,莽安三代四位國王被殺,還有一個錯枝雖然被廢,但幸運地逃過了被殺的命運。即“越人三代弑其君”的事件。
越王莽安被殺之後,越國王族再也沒人敢來當國王了。但是一國沒有國王怎麼能行?於是越人找到王位第一順位的繼承人王子搜,請他即位來當國王。王子搜嚇得連夜逃跑到一個山洞中躲起來,死活不肯出來。越人無奈,隻好燃燒艾草薰那個山洞逼。王子搜受不了煙薰,隻好跑出山洞來。越人看他出來了,便把他強行抬上王輿,幾乎是強迫性地逼他繼位為王。王子搜對此曾仰天高呼:“君乎!君乎!獨不可以舍我乎?”這個王子搜就是無疆的前任,越國曆史上比較著名的賢王無顓。
越王無顓曾經說過:“寡人非惡為君也,實惡為君之患也!”為此,他為王當政的八年裏,他積極調整政策,努力避免宮廷政變的惡事再一次發生。他甚至不敢把王位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而是在臨終前傳給了自己的侄子,王族青年當中比較有才能的子弟無強。無強即位後,王號即為無疆。
進入無疆時代後,越王竭力整頓內部,發展生產,加強軍力,在前任無顓的基礎上,又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發展勢力,使得已經因連續不斷地內亂陷入衰落的越國,重新振作起來,恢複了實力,又可以與中原大國爭強了。越王無疆是越國曆史繼句踐,朱句之後,又一位頗有抱負和成就的國君。
無疆二十年,正值越國重新恢複大國信心的年頭。任何一個時代,一個原本已經衰落的國家,經過努力,重新獲得大國地位,總是令其國百姓歡欣鼓舞的。即便國家的這種發展成就,並沒有多少落到普通的小民身上,但這也不妨礙小民精神的快樂和誌氣的昂揚。剛一開年,國都會稽就陷了一片歡慶的海洋,慶祝當今大王即位二十年。
不過,別人在這新年裏頭歡快慶祝的時候,張佑卻在焦頭爛額,是被自家領地內的糧食危機鬧的。現在張佑的領地內有大批的各種商品貨物,但是大家都在過年,無人問津。這年頭,過年至少要過半個月,甚至是一個月,就算是所謂重利輕離別的商人,也沒有那個人正月年初就出門做生意的。這使得張佑企圖用商品換糧食的計劃,希望值越來越低,失望值越來越大。
正月初五這天,張佑正在看著倉庫裏一天比一天更少的糧食發愁時,一個從會稽傳來的消息。越王無疆為了慶祝自己繼位二十年,已經正式頒下王書,於正月十五日這天,在會稽後海(即錢塘江)河麵,舉行越國全國範圍內龍舟競渡比賽。比賽獲得第一名的龍舟隊,將會受到越王親自接見,並且授予君子的稱號,賜予君子劍。
張佑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覺得在正月十五舉行龍舟競渡比賽實在有點莫名其妙,這不是端午節的事麼?而聽說授予君子稱號,還賜予君子劍後,就忍不住笑起來。這一個人是不是君子,是能夠讓國王授予的嗎?而君子劍一詞,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起金庸筆下那個華山掌門嶽不群。
不過,計姬對張佑的嘻笑非常不滿,得知張佑嘻笑的原因之後,為張佑離題萬裏的理解大翻白眼,然後給張佑普及知識教育:“我們越國自古以來,就有劃龍舟或者龍舟競渡的活動。不管那個月的初五,都可以稱之為端午。隻要一個地方有河有水,條件許可,在端午這天都會舉行劃龍舟活動。如果那地方有幾支龍舟,那就自然而然會舉行龍舟競渡比賽。而不必一定要五月初五舉行。在龍舟競渡時,鼓聲陣陣,紅旗揮舞,棹影劈浪,還有巫師立於龍首,按節高歌,婆娑起舞。還要往水中投入粽子,糕點等食物。這是為了祭龍神,也是為了驅龍。跟你說的那個楚國的屈原沒有半點關係,也從沒有聽說過屈原這個人。平時劃龍舟或者龍舟競渡,都隻是某一個地方性。而國家如果有大事值得慶祝,國王就會頒布王書,宣布在會稽舉行大龍舟競渡,全國各地的人,隻要有意,都可以前往會稽參加。而正月之所以要在十五,那是因為剛剛過年,正月初五不太合適。還要留幾天給想要參加的人準備以及趕到會稽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