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騎兵將領一見越軍騎兵如此情況,便立即毫不猶豫地下令策馬向越軍騎兵隊伍衝鋒過來。那些從沒經過實戰考驗,隻是充作儀仗隊裝裝樣子的越軍騎兵,對這種情況極其不適應,掉倒地下的那些人不用說,萬馬奔騰而過之後,縱然不踩踏成肉泥,身上也沒有幾塊骨頭是完整的了,那人當然也是活不成了。而那些騎術比較好的,僥幸沒掉下去的,此時也隻能緊緊抱著馬脖子,趴在馬身上,讓自己不掉下來而已。至於馬上作戰,對於這些越軍騎兵來說,實在是超越他們的能力之外和事情。結果,這三萬越軍騎兵,與楚軍同樣三萬的騎兵剛交手一下回合,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四散潰逃了。
而那些越軍的戰車兵對上越國騎兵,也是極其狼狽。本來這戰車是以衝擊力強克著稱的,在冷兵器時代,被視作為坦克一般的存在。隻不過,打造戰車需要高超精湛的技藝,駕駛戰車的甲士,也需花費很長的時間訓練。而越國木匠在船舶製造和房屋建造方麵,都有高超精湛的技藝,但是在製造戰車方麵,卻偏偏是其短板。這跟車子在越國境內使用不廣有很大的關係。因此,越軍的戰車,也隻能作為樣子貨,讓人看看而已。此時兩軍陣前對陣,質量低下的越軍戰車,一經衝鋒奔馳,不長的時間便自動散架,讓車上的甲士和車後配屬的步兵措手不及。結果,兩百輛越國戰車在兩萬楚軍騎兵的一個衝鋒之下,也立即土崩瓦解。
相比與騎兵戰車兵的糟糕之極的表現,越軍步兵確實還是表現的相當的出色和頑強,雖然楚軍戰車兵和騎兵的碾壓下,傷亡慘重,但是卻仍然在苦苦堅守,想方設法給予敵軍一些殺傷。
當號令響起,埋伏的楚軍從山穀中殺出,越軍當中跟隨著越王無疆一現出征的越軍中樞要員們便大驚失色。馮無忌作為相邦,觀察了一下四周的地形之後,第一個便對越王無疆說道:“大王,大事不好。我軍中了楚軍的埋伏了。請大王速速退卻。”
越王無疆大怒:“豈有此理?寡人帶領大軍,禦駕親征,怎麼能剛剛遇敵便退卻呢?我要留在此地,激勵我大越男兒奮勇殺敵。當年我大越勾踐先王稱霸天下,領兵作戰,從來都是身先士卒的。”
馮無忌說道:“大王,此一時彼一時也。此時我大軍已中敵埋伏,形勢危急。假若大王身遇不測。對我大越來說,極可能國將不國,分崩離析啊!大王萬萬要保重自己啊。”
越王無疆心想自己這一退,已軍恐怕多半要潰敗了。自己這次帶領大軍出來,一心想要建功立業,沒想到先放棄了伐齊,又在伐楚遭遇此事。這一下有何麵目去見曆代先王?一時之間便猶豫不決。
見越王無疆猶豫不決,馮無忌連忙又說道:“大王,我軍擅長在山地丘陵地帶散兵浪戰,在這平坦的原野上,與楚軍戰車兵相戰,實在是以已之短,擊敵之長,智者不為啊。何況又是遭遇楚軍埋伏,更是形勢不妙。大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一旁的苦餘見狀,也連忙勸越王道:“大王,兵家一時勝敗,也不足為奇。當年勾踐先王也曾戰敗差點亡國,後來不是臥薪嚐膽,又複興了我大越麼?隻要大王安好,來日方才啊。就算我國不興戰敗,也仍然可以再次臥薪嚐膽,重新崛起啊。”
越王無疆聽他這麼一說,心想當年勾踐先王確實大敗過啊,隻要保住自己,將來一切都還是有可能的。於是他便順水推舟,聽從了苦餘的勸諫,下令前軍抵擋楚軍,自己的儀仗留在原地,以迷惑楚軍。自己則換上便服,在一綁文武大員的護持之下,帶著一支近衛軍隊,悄悄地向後退去。
昭關大戰在越王無疆悄悄退卻後,剩下的越軍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仍然與楚軍誓死決戰。整整激戰了大半天,直到快太陽落山時,戰場方才漸漸平靜下來,近十五萬越軍近乎全軍覆沒。
打掃戰場後,有人跑過來向楚軍主帥昭滑報告道:“大將軍,戰場上沒有發現越王無疆以及越國文武大員的屍首,他們可能跑了。”
楚軍主將昭滑一聽,便大怒道:“豈有此理?這越王無疆好生無恥,既然親自領兵來禦駕親征了,形勢不利,居然棄軍而逃?”
左右連忙勸道:“大將軍,且息怒。越王雖逃,但越軍主力已經全殲,也是大功一件了。況且越人向來剽悍,越王失去主力大軍,即便逃回國內,其王位恐怕也會不穩了。越人又有弑君傳統,無疆恐怕要成為下一個被弑的越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