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勝與敗(1 / 2)

眼看著許多戰船被燒,自己也絕無幸理,楚國舟師的昭節心中那個後悔啊,那就不用說了。於是他氣急敗壞地說道:“快,快。撞入左邊越王船隊中,活捉越王,我們還有機會。”

這種想法是美好的,可是這個時候越王無疆在自己嫡係禁衛軍的嚴密護衛之下,那裏還有楚軍的機會啊。因此,對於氣急敗壞地舟師主將昭節,許多多楚軍舟師的將士已經不太買帳了。覺得這次舟師主將昭節的指揮,實在是太過於莫名其妙,先是縮手縮腳,再是氣急敗壞,根本就不顧實際。

在越軍水麵部隊前後夾攻之下,楚軍舟師的許多戰船上的士兵,眼看著已方許多戰船被燒,而自己也無法突圍逃脫,眼看自己也要被燒了,於是在船長的帶領之下,便開始降旗投降。

昭節一看自己的舟師戰船居然不受自己控製了,沒有自己的命令就擅自投降,著實憤怒了。於是下令道:“沒有我的命令,不許投降。”

可惜到了這個時候,他的威信已經損失殆盡,說的話,已經基本等同於放屁,沒人願意聽了。昭節一看自己的話已經沒人聽了,越國舟師的許多戰船正向他這邊駛過來,眼看就要有許多火箭向他座艦上射來。而他自己的座艦上,許多用來火攻的武器,卻已用完了,就連用來壓製的未包油布的箭支,也沒有了。一旦越國舟師的戰船靠近,眼看就要遭殃,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他也不得不下令投降。

這個時代,投降並沒有打白旗的做法。事實上,在中國古代戰爭中,絕不鼓勵在戰場上投降。一般上了戰場,人們道德上就要求軍人寧死不屈,那才是值得鼓勵的。而在戰場上投降,那是要極為招人鄙視的。因此,中國古代戰爭雖多,但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投降儀式和投降標誌。而在戰場上兩軍相遇激戰,如果一方支持不住,想要投降的話,不但要悄悄地秘密行動,如何投降,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這個方麵,通常陸軍是比較容易的,兩軍約定好,或者沒約定,隻要把手裏的武器一扔,往路邊一跪,嘴上喊著:“我投降了……”之類的話,對方看到這種行為,通常就知道你要投降了,也就不再為難你了。雖然有時候就算扔了武器,跪地投降,仍然逃不了被屠殺的下場,但這樣做,大多數時候,還是可以成功地投降的。當然,投降後,就要按俘虜對待的。而中國古代向來都沒有善待俘虜的傳統,俘虜的待遇是很差勁的。遇上個別有特殊愛好的對方將領,仍可能隨時被殺。比如,明初的開國將領常遇春,平時沒什麼大的毛病,就是特別喜歡在戰後殺俘。

而水軍舟師方麵,這個時候,那更是沒有可行的投降辦法。這個時候,楚軍舟師的各個戰船各自為戰,各自投降,弄出來的辦法,當真是令人眼花繚亂。有的船上,人員站在船頭又跳又叫:“我們投降了,別射箭,別射箭啊!!!”

有的則是人員跪在甲板上,麵朝著越軍舟師方向不斷地嗑頭,嘴上也喊道:“別打了,別打了,我們投降了,我們投降了。”

還有的,船上人員害怕在甲板上受到流箭傷害,大多數人都躲到船艙裏,隻派出一個人趴在船舷邊上,大聲喊道:“我們投降了,別燒我們船啊。”

當然,不管這些船隻怎麼各顯神通,有一點,大家都是想到了。那就是大多數要投降的船隻上,大多降下了風帆和旗幟。

對那些投降的楚國舟師戰船,越國舟師也是非常樂意接收的。別的不說,他們雖然是這個時代最為犀利的水上部隊,但是他們武器從本質上來說,仍然是極端落後的,要想真正地燒沉對方一艘戰船,也是要耗費大量的火箭和火罐,火禽,火獸等其他一些火攻武器的。這個時候,要是能和平接收敵方一些戰船,那不但可以節省大量的武器物資,也可極大地加快戰鬥速度,何樂而不為?

因此,對那些哭著喊著要投降的楚國戰船,越國舟師通常也會派出一艘戰船,對著他們喝道:“扔掉武器,雙手抱頭,跪在甲板上。”

楚國舟師戰船照辦後,那艘越國戰船便會搭上欄橋,派一些水兵到那艘戰船上,接收那艘戰船,同時把對方船上的一些人員看管起來。這個時代,由於戰爭頻繁,各國參戰的,又大多數都是青壯勞力,而天下各國的人口和勞動力仍然是極為匱乏的。因此,都保留著在戰後贖回已方戰俘的製度和習慣,而不像後世那樣,戰俘要麼被處死,要麼徹底投降,加入對方陣營,或者被對方安置為奴隸。因此,這個時代,戰俘也算是一筆很重要的戰利品,要好生對待和看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