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平亂(1 / 2)

現在越國境內,仍然保持著成建製的軍隊,第一支就是屬於越王直接統率的禁衛軍殘餘,大約一萬人,主要駐守在勾踐小城,負責勾踐小城和越王宮,以及越王本身的安全。輕易不能亂動。

第二支,就是越國舟師部隊,這屬於水麵部隊,大約五萬人,正駐防著長江水麵,防禦著楚國軍隊與長江水麵過江進攻越國。在這個昭關戰敗,越國境內軍隊空虛的非常時期,這支軍隊在越國國內的戰略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直線上升。不過目前正在守護長江一線,輕易離開不得。就算調這支軍隊,那也是遠水不解近渴。

第三支,那就是這次北上,因勸阻越王無疆,而被越王無疆打發去管理後勤,從而僥幸躲過一劫的張佑軍隊,大約三千人。說實話,以張佑的級別,把自己手下的領主武裝,擴大到三千人的規模,那是大大違規的。不過,在這個實力為尊的世界,手中的軍隊實力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硬指標。越國境內分封在各地的領主們,竟相違規,擴大自己手中軍隊的規模,甚至連越王無疆在某種程度上,也算違反規定,擴大了自己直屬軍隊的規模。因此,張佑的違規隻能算是毛毛雨了,大家都不在意。現在由於昭關戰敗,越王無疆和其他領主手裏的軍隊全軍覆沒,一些親自領軍北上的領主,也直接掛掉了。隻有張佑手中的軍隊還保持著完整的建製,並且在救出越王無疆後,也是一路護送越王無疆回到了會稽,現在正隨著張佑駐紮在山陰城外,等待著越王的獎賞和一些陣亡將士的撫恤。

說實在的話,越王無疆這次遭到如此慘敗,是不太願意再對軍隊做什麼獎賞的。但是不做什麼獎賞是實在說不過去的。這個時代,軍隊和後世職業兵製,那是大大不同的。平日裏,那些當兵的,是要想法自己養活自己的。一般士兵,平日裏種地,打漁,做工,經商的,幹什麼都有。或者充當某一個領主的保鏢護衛,由領主養活。一般這種就是領主武裝了。一旦戰爭,就集結起來,為國作戰。不過,既然為國作戰了,那他們自己就不能繼續原來的工作了,沒活養活自己,那就必須由國家發工資來養活他和他家人了。

因此,不管越王願不願意,張佑手下的這支軍隊,還是駐在陰城外,等待越王的獎賞撫恤。按理說,這次雖然戰敗,在張佑算是有救駕之功的。所謂功高莫過於救駕,因此必須給他升級的。隻不過,越王在突圍的過程中,又受了傷,弄得他心情極度的糟糕。回來後,又傷心傷昏倒,再加上傷口感染,他自己不說,別人也就沒人再提了。

現在既然山陰大城出了亂子,城外既然正好有一支軍隊,調這支軍隊去平亂,那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隻不過,人家還有大功沒有獎賞,就再次調他去平亂,人家願不願意,還不好說。為此,越王手下他的相國和大夫們,分成兩派,互相爭執。一派是主張先給他領主級別升級,安撫好他的心,再讓他去平亂,效果會比較好。另一派則是認為國家有難,張佑手裏剛好有軍隊在那裏,去平亂是理所當然,不必先給什麼獎賞,待平了這次亂子,一起算。如果先給獎賞了,平亂之後,又要給獎賞,那要給多少合適?

由於這件事不涉及朝堂上相國和各個大夫們的自身利益,當事人又不在場。大家不用擔心損及自家的利益,比較暢所欲言。不過,也就僅此已而。越王無疆在聽取了雙方發言後,決定先不給張佑獎賞,讓他平亂後,再一並敘功。為此,有人大為擔心張佑他未得獎賞,不肯聽命。

不過,張佑作為一個從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的人,對人命的看重,遠遠大於這個時代。對於全導致大量的無辜平民遭難的暴亂事情,有本能的厭惡。因此,這邊越王無疆剛剛做出決定,還沒來得及送出去,那邊張佑就已經送上了一份請戰書。請戰書上說道,今日山陰城內出現亂子,請求大王讓他帶兵平亂。

這封請戰書讓越王無疆大喜過望,這一下不用擔心他不肯聽命了。因此,在看完了這封請戰書後,越王無疆連說了幾個善字,然後就果斷地讓人用最快的速度,把出兵的命令,傳達到張佑軍中。

張佑一聽到山陰城內出現亂子,就令自己手下這支軍隊做好入城平亂的準備,同時向越王上書請求出兵命令。等越王命令一到,他一秒鍾都沒有耽誤,便果斷地下令:“入城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