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點個讚,OK?(1 / 1)

點個讚,OK?

文|王華玉

摘編自《經濟觀察報》、財新網,作者沈念祖、聞靜等。

讀者朋友們都看到了,新年的第一期雜誌我們做了一個“古怪”的專題,叫“馬媽罵碼”,小學生學拚音似的,辱沒您智商了,抱歉哈!

“馬媽罵碼”,看上去隻是取了馬年這個特定的意思,但說的其實是你我所麵對的共同主題,這樣“拉郎配”是不是靠譜,您可以跟田雄獅編輯去交流商榷,我這裏隻打算說說其中的那個“罵”字。

這個字肯定不討喜,我們卻又時常要麵對它。不止是房、霾、股,生活的每個角落裏都會留下它的魅影。從尋常巷陌到侯門府第,從引車賣漿者到高知名流,從市井裏巷到虛擬空間,似乎都是滿腹怨氣,不吐不快。語言暴力,已成為這個時代揮之不去的PM2。

依我看,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也不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既如此,罵罵咧咧,損人也傷己,何苦來哉?不如多點個讚。

生活有苦有樂,有苦悶不能藏著掖著,需要排解,這是最簡單的生理科學;但“牢騷太盛防腸斷”同樣也是醫學知識,而且還有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理論支撐。點讚,不是做烏龜,不是學阿Q,也不是“肉食者”站著說話腰不疼的說辭。有民意為證:去年底,《說文解字》組織了一次2013年度流行語評選,“點讚”位列前十——這至少說明,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抱持一顆方正之心和一份良善的期待。

如果非要給出個點讚的理由,那敢情也不是難事。過去的一年,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可圈可點之事還是很多的。以本期專題中所評述的“馬”字為例,一年來那麼多高官頻頻落馬,那麼多緊箍咒輪番出台,那麼多權力被關進籠子,那麼多權利已歸還人民,不點個讚,還真不行吧?

生活層麵,也說一個小故事。故事來自《三湘都市報》的報道,就發生在我棲居的城市:2013年7月19日,11歲的長沙伢子劉一凡騎自行車撞上了停在路邊的私家車。車裏沒人,他愣了一會離開了現場。之後,一凡給媽媽打電話坦白過錯,媽媽說:“男子漢要誠實有擔當。”母子二人來到事發現場,等待車主。等了兩小時不見車主,劉一凡寫下道歉信留下聯係電話離開。次日9時,車主盧伯伯發來長長的鼓勵信息,並表示他會珍惜和小一凡的友誼……

這個時代有兩個顯著標簽,一曰矛盾多發,一曰價值多元。前者是無可避免,後者則樂見其成。不管是從正視現實出發,還是從主觀願景考量,都需要我們抱持一顆寬容之心,多看見正能量,少發牢騷之言,畢竟,太多的怨艾和謾罵無助於解決問題——請注意,我不是說不要客觀、善意的批評和糾正。

今早上班,好大的霧。路上好多車,打著警示燈魚貫而行。沒有人猛掀喇叭,沒有人胡亂穿插,感覺真好,不由得又點了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