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命警長的反恐人生
新聞
作者:張靜
於天華是那種力圖不戰而勝的人,他的職業生涯,恰恰是中國20年來與恐怖主義的搏鬥史。
山東臨清是於天華的出生地,也是山東快書的發源地。這種崇尚英雄的曲藝形式約有一百多年曆史,傳統曲目《武鬆打虎》和《魯達除霸》流傳最廣,兩位主角都曾是警務人員。
這座運河邊的小城被認為多忠義之士,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出生於此,倘若上溯到明朝,長於平賊的將軍左良玉也是臨清人。
臨清小夥於天華於1986年考上了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並在畢業時獲得了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去公安部機關。這位刑事偵查專業畢業生進入了爆炸恐怖案件偵查處,當時該處的名字是“大案處”。
這個處負責全國爆炸、投毒、國際恐怖活動等近30種危害公共安全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情況掌握、案件偵查和對策研究。
1990年7月,於天華正式開始刑偵工作。之前他在學校擔任“區隊長”,協助老師進行組織和管理工作。此類學生幹部頭銜在軍校和警校的含金量尤其高,隻有專業課出色,體魄強健,且為人老成的優等生,才有機會成為老師的左膀右臂。
1990年7月的北京即將迎來亞運會。在當時,舉辦亞運會幾乎是件傾盡國力的大事,也是一雪兩年前漢城奧運會慘敗的大好機會。
這是北京首次接觸綜合性國際大型賽會的組織工作,所有領域,從交通到安保,反恐到排爆,都是邊摸索邊學習。
那次大賽上,中國代表團所獲金牌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總和,這份異乎尋常的成功點燃了國民的熱情之火,也強化了中國對奧運會的渴望。2008年以前,中國政府一直在利用各種大型會議和比賽為舉辦北京奧運會練兵。
世界婦女大會正是這樣一個會議。1995年9月,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189個國家的15000多人出席會議,媒體開足馬力爭相報道。
9月5日大會閉幕當天,公安部門口停下一輛出租車,車內有人手握導線,揚言要爆炸。
這是一場麵對麵的較量。如果長安街上發生爆炸,整個公安部甚至中國政府都將顏麵盡失。
這一天可能是於天華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考慮到安全和政治因素,28歲的他以“領導秘書”的身份上車,同車上的威脅爆炸者談判。沒有“疏散所有人,叫拆彈專家”來的電影台詞。
對於喜歡談論“特別能打仗”的公安隊伍來說,幹脆地用武力解決困難是一種極大的誘惑,不過對於一個選擇了隻身談判的年輕警察來說,沒有人會質疑他的膽識和勇氣。
兩個多小時後,對手放下了爆炸物向警方投降。於天華或許沒有想到,中國波瀾壯闊的反恐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於天華向來被領導視為一個長於動腦子的青年,那一天之後,經曆過生死關頭的他成長為一個能文能武,足以被領導信賴的男人。出租車事件成為他職業生涯中榮耀的標誌,幾乎每次他獲得提升或被媒體報道的時候,記錄者們都會重回那一天,勾勒出一個孤膽英雄的形象來。
事實上,他一直是名擅用謀略的指揮官。
於天華職業生涯的頭幾年,恰逢劫機案件層出不窮。1983年,卓長仁等六人成功劫機赴台,並被台灣地區奉為“反共義士”。隨後幾年,劫機事件愈加頻繁,1988年劫持飛機逃往台灣的劫機犯雖被台灣判刑,卻很快被減刑釋放。這使得效仿者越來越多。
劫機赴台在1993年達到頂峰,出現了為躲債劫機、貪汙公款劫機、分房不滿意劫機,甚至還有兩口子帶著孩子劫機的情況。這一年,中國大陸民航總共發生21起劫機事件。
劫機事件頻繁發生,給民航機組人員和乘客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航空公司要承擔巨額經濟損失,中國民航的聲譽也嚴重受損。
於天華接到了分析這批劫機案的任務。他仔細研究每一起劫機案件,對中國劫機犯罪原因和規律進行總結,提出“宣傳報導低調淡化”、“兩岸談判遣返劫機犯釜底抽薪”、“加強安檢工作堵塞漏洞”等8條打防並舉的措施,被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采納。
上世紀90年代的機場安檢遠沒有今天嚴格,這也不是中國大陸獨有的問題,之後的幾年裏,機場才逐漸購置了X光機,執行更為嚴格的安全檢查。與此同時,曾經的“反共義士”卓長仁在受台灣庇護後又綁架殺人,激發了台灣民眾的憤慨,加之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台灣逐漸決定對劫機犯處以刑罰,並於刑滿後將其遣返回大陸。
一直到1999年,台灣遣送大陸劫機犯的專機還曾出現過被劫持的情況。老劫機犯楊明德用磨好的鐵片借機挾持了負責統籌協調劫機犯運送與遣返作業的台灣海基會副秘書長詹誌宏,並劃傷了詹的脖子,於是這幾個參與者被拉回台灣重新受刑。
在此期間,於天華直接組織指揮和參與偵破了“河北劉保才、黃樹鋼劫機案”、“師月波劫機案”等一係列劫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