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歐:不斷越位的人生(1 / 3)

陳歐:不斷越位的人生

封麵

作者:汪再興

1年前,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采訪聚美優品CEO陳歐時記錄下一個細節,在陳歐30歲的生日宴會上,這位貼著斯坦福學曆、工作狂和創業永動機標簽的CEO向他的投資人徐小平感歎,快速的成名,聚美優品出乎所有人預料也提前完成了若幹年的規模擴張計劃,似乎創業就這麼回事。徐小平聽此話,笑而不語。

兩個月後,陳歐便遭遇聚美優品創立以來的最大挑戰—聚美優品在當年3月1日的大促銷過程中全麵崩盤(聚美優品稱作3·01事件),當時趙何娟拿著陳歐在生日宴會上說的話問陳歐,30歲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陳歐坦率地告訴麵前這位女記者,“人到30歲,突然覺得恐懼,那一刻突然找不到方向,進入惆悵狀態,但絕不是自滿,更不是驕傲得不想奮鬥。”

在陳歐31歲前的人生中,他反複和外界看似已經設定好的規則做著一種近乎單挑式的決鬥,與鋪設好的規則和軌道一次次衝撞並不斷越位。家庭傳統教育的嚴苛,使陳歐想不依靠任何力量來證明自己,直到最後,他理直氣壯地拒絕走身為地級市副局級幹部父親的老路。聚美優品創立後,他開始挑戰電商行業就是要燒錢的準則,“聚美僅融資1300萬美金,盈利且連續盈利8個季度”;麵對質疑他賣假貨的聲音,他力推化妝品防偽碼體係,寧可損失利益,也要將一些高高在上、不遵守規則的化妝品品牌商踢出平台。

用殘酷的手段嚴苛要求自己,極少允許自己在商業軌道上偏離自己設定的軌道,但又時不時地打破別人為他設定的規則,這些特點大致能夠粗線條地勾勒出這位1983年出生創業者前31年的競爭型人生。

父子之戰

事實上,陳歐的童年沒有留下太多記錄,大家知道的隻是一種海市蜃樓飄浮在現實之上的模糊印象,它們源自那個男孩成功後不斷重述的一些故事,而崇拜者又對那些故事加以渲染和粉飾。模糊不清的印象、遙遠的年代以及不斷的重述,這些不僅讓人無法準確把握其真實的形象,也對其意圖產生質疑。

根據這種海市蜃樓和我們的采訪,大致得到的情況是,陳歐的童年在父親的強壓下度過。小時候的陳歐偷偷摸摸地打遊戲,孩子打遊戲的目的都十分單純和簡單,虛榮心和自尊心驅動小陳歐簡單地認為,學習和打遊戲都好的男孩子容易成為學生頭和老師眼中的寵兒,遊戲中競爭帶來的刺激和成就也容易讓這位不容易得到嚴厲父母表揚的孩子得到另一種成就感。但身為當地副局級幹部的父親的監視無處不在,童年時代,陳歐與父親的關係大致是“官兵”和“賊”的角色—“被逮到一次打一次”。

家裏的電腦被放在陳歐父母的房間,由於工作繁忙,父母時常不在家,陳歐常常溜進父母的房間開始打電玩,外出回來,父親時常會摸陳歐的被窩,“如果被窩是冷的就趕緊跳進去”,或者摸著陳歐的脈搏試探他是否說謊。一旦被父親查出說謊的結果就是,“一頓暴揍,哭得越慘,打得越慘,還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一邊打一邊教。一邊揍你,還不允許有反應,知道嗎?”陳歐告訴記者。一次,陳歐去遊戲廳打遊戲被母親抓住,陳歐的父親緊接著趕來,告訴陳歐跪下,接著棍棒相加。

幾十年後,陳歐的高二英語老師漆小菊部分驗證了陳歐的說法,她曾是陳歐高中畢業出國留學前為其輔導英語口語的老師,她去陳歐家家訪時,多數時間由陳歐的母親接待,在她的印象中,陳歐父親多數時間不在家,但對陳歐要求極嚴,“陳歐父親的一句話、一個電話,安排陳歐做什麼,對陳歐提出什麼要求一般都能到位。”

家訪中,陳歐母親在老師漆小菊麵前談起陳歐時,“你就會看到一個幸福的媽媽,臉上洋溢著很驕傲的笑容。”不過,這位英語老師也偶爾窺視到這個家庭嚴厲家教的一麵,一次,她去陳歐家裏時,陳歐玩遊戲時間玩長了,陳歐的母親會當著漆小菊的麵吼他。

現在很難了解小陳歐為何要在父親如此的強壓下仍然要尋求機會突破管束,這究竟是出自孩子對競技類遊戲天生的激情還是對在父母束縛下僥幸掙脫後帶來快感的癡迷。陳歐對《博客天下》的回答是,“父母管得越嚴,玩得越嗨!”

這場父子戰爭的最後,陳歐覺得這是一個很累的感覺和過程,“你希望自己把握命運,我當時一旦能夠出去,我覺得還是能夠按自己規劃去走人生。”

事實上,長大的陳歐所經曆的商場遊戲也一直沒有擺脫童年時父子大戰所遵循的規則,即努力擺脫別人的軌道,訂立自己的行事規則。

陳歐的父親告訴《博客天下》,自己是一個“披著民主外衣的典型的封建主義家長”。在家裏,陳歐跟父親商量事情,雖然經過了商量的程序,但事前陳歐父親早已經拍板,最終也沒有商量成。陳歐父親坦承,“我表麵上是民主的,但骨子裏還是獨斷的”。

在陳歐16歲前,這位父親牢牢地控製了兒子的發展軌跡,陳歐偶爾在遊戲世界的出軌並沒有打破父子力量的均衡。陳歐16歲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讀書,此後創建了GG遊戲平台(後改名為Garena),為了給創業拉投資,陳歐在父親的說服下申請了美國斯坦福大學MBA。而上學剛上一半,這位互聯網滋養的創業新貴開始後悔了,他不可避免地與父親爆發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衝突。

這場父子間對於究竟是先創業還是讀書的爭執已經被采訪陳歐的記者一遍遍敘述,父子間好萊塢式的戰爭劇情,兒子臨到安檢一刻還在尋機逃跑,父親嚴防死守,押他登上去美國的飛機,才離開機場。

媒體描述的細節無一例外表現了這場父子戰爭的激烈和衝突性。

7月4日,陳歐父親首次向《博客天下》回憶這場父子戰爭中不為人所知的細節。在這位副局級幹部的眼裏,從來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陳歐父親承認,是他把陳歐押上飛機,等艙門關閉,他才離開機場,他說,那一次陳歐的反抗也很激烈。當時的陳歐也確實有資本和理由對抗他的父親,他第一次創業的GG遊戲對戰平台,已經發展得很不錯。兒子創業的衝動和父親對兒子學業的願望在機場爆發,為了說服兒子聽從自己的意願,陳歐父親甚至放下狠話,“如果你不讀斯坦福大學,我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

此前,陳歐求助於風險投資人徐小平,這是徐小平第一次介入他們的父子戰爭,這位天使投資人的脾氣也不大好,電話中,徐小平質問陳歐父親,“是不是陳歐讀書好的話,你和你的妻子就有一種虛榮心,就是覺得兒子是博士很厲害。”

陳歐父親的回答也一貫強勢,他拒絕了徐小平要來德陽見麵的請求,“不是你說的那麼回事兒,你來我也不接待,因為我在大學教了十年書,在哈佛、斯坦福這些學校裏充電確實比一般的大學好。”

公平講,在這場父子爆發的最激烈的衝突中,陳歐父親的形象被媒體塑造得過於簡單粗暴,實際上,陳歐父親告訴《博客天下》,在陳歐上飛機前,他曾經給兒子舉了一個例子,試圖說服陳歐:“我們都知道的一位董事長很富有,但他想拿出一兩億來讀你那個書是讀不了的,你讀了之後財富就自然在你心中,在你的思維當中。”

半年後的一天,陳歐告訴父親:“老爸,你的決策是對的,我在商學院學了上千個案例,這對我以後創業是一個非常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