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柴米油鹽,醬醋茶湯(1 / 3)

柴米油鹽,醬醋茶湯

文娛

作者:鄧娟

金泰勇,韓國導演,非著名,有才華—湯唯的擇偶標準符合人們對她一貫的認知和期待:文藝、低調、接地氣。

34歲的湯唯宣布訂婚,聲明就頗有韓劇家常的溫暖情調:因為電影相識相知,從朋友成為戀人,以後還會稱呼對方老公老婆。

在中國的女演員裏,湯唯是特殊的存在。她無法歸類,不與任何女星齊名,她的每一部新片都難以超越讓她成名的第一部,但也沒有人能撼動屬於她的口碑。附加於她身上的政治色彩造就了她的坎坷,也增添了她的神秘。

“王佳芝是我們大家很多東西的投射。她是王佳芝,不是湯唯。湯唯隻是一個肉身。”李安曾為困境中的湯唯正名。但在演員湯唯的演藝生命裏,《色·戒》恐怕是永遠破不開的戒。

她從人生巔峰跌落低穀,又憑著韌性回歸。她有強大的自控能力,“她有意識地控製著自己的肌肉,笑的時候從不露出牙齒”,一個在“雪藏”事件發生後見過湯唯的知名專欄作家寫道。

人們神化她的機遇、天賦和勇氣,卻忽略她的代價、渴望和恐懼。

“那種沒人理解你的恐懼,是很孤獨的。”她說她最怕的是沒有人能理解自己說什麼,盡管在熟悉她的娛記眼中,她從最初的無話不說,變得謹慎說話。

她訂婚的消息讓許多人嘩然。人們並未注意到,過去她多次表示,最大的願望是成立家庭,柴米油鹽是她的向往—這與她被架空的女神形象背離,聽起來使人難以置信。

在與電影《晚秋》導演的婚訊公布後,重聽2年前湯唯為電影演唱的同名主題曲,歌曲如同她的心路:“過去的陰影緊隨我流浪……愛情足夠讓兩個人難忘,孤獨卻隻有我一個承擔。謝謝你,走過我身旁。”

晚秋不晚又何妨

2012年3月23日,電影《晚秋》在國內上映,畫家湯餘銘用女兒湯唯送的票看了片子,回家揮毫寫下:“晚秋不晚又何妨”,那是湯唯演唱的同名主題曲的一句歌詞。

《晚秋》是湯唯的第三部文藝電影。這對一個年過30的女演員來說還是遲了。2007年她憑《色·戒》一鳴驚人,卻又迅速沉寂,隔了兩年多才在《月滿軒尼詩》中回歸。

《晚秋》的主人公安娜是一個陷入人生泥沼的女人,因為反抗家庭暴力而失手殺了丈夫,入獄7年—看起來這和演員湯唯的生活南轅北轍,但湯唯卻對角色有著異乎尋常的理解:“這是一個經曆了太多不如意的女人,她已經把自己的內心完全封閉,隻願在世間當一名匆匆過客,不願去愛,也不敢去愛,但她心裏並不是沒有愛,她隻是藏起了一切。”

拿到劇本,湯唯就在想象安娜的樣子。“我想象她的眼睛是什麼樣的,是渾濁的還是清澈的;也好奇她麻木的麵色中是否還有光亮。”

事實上,導演金泰勇寫劇本時參照的就是湯唯的形象。開拍前他向湯唯要照片,湯唯說,網上都有,“我自己也沒什麼特別的照片”。金泰勇找來一些,貼在牆上,每天看著寫。

他要求湯唯不化妝,因為他想象的安娜,要“臉上能留下歲月的痕跡”。就是這樣素麵朝天不加修飾的安娜,卻俘獲了玄彬扮演的男主角,兩人在三天的邂逅裏迸發了靈魂之戀。

金泰勇對安娜麵貌的詮釋,不免讓人想起教母級女文青杜拉斯在那本著名的《情人》開篇中所描述的“比起你年輕時的樣子,我更愛你現在飽受摧殘的容顏”—這樣的風格,和以文藝著稱的湯唯,非常和諧。

回憶和金泰勇的溝通,湯唯說,最早由導演身邊的助手翻譯,後來湯唯便爭取直接溝通,金有留學經曆,兩人的英語都很好。“到拍攝中期我們之間建立起一種默契,這種默契是不需要語言的。”有時拍完一個鏡頭,湯唯看一下金泰勇的眼神,就知道是不是要再來一遍。

為了揣摩坐過7年牢的女人真正的精神狀態,一貫敬業的湯唯到真正的監獄體驗,門一關,隻有一個鐵鑄的洗臉台,一個抽水馬桶,一張桌子,兩張床。她躺下去,床很硬,毯子很紮手。“窗戶隻能看到一束光,裏邊的人就靠那點光活著。如果讓我在那裏待上一個月,可能會瘋了,待上一年就都空了。”

湯唯把這些情緒一點一點地帶進了電影裏。她甚至找到了和自己生活相似的地方。

有一場戲,同學邀請安娜吃飯,後來知道安娜殺人坐牢,就找借口取消了約會。

“她很懷念跟同學的這種感情,同時不會去麻煩別人,我也是這樣的。”湯唯說,“我也喜歡陽光溫暖的生活,那是我所向往的。”

2011年,影片首先在韓國公映,湯唯隨後成為獲得韓國電影百想藝術大賞的第一個外國人。次年影片登陸中國,海報上的中文寫著“2012年3月23日遇見愛情”。

2年多後,湯唯直接公布了婚訊,婚期在秋天。聲明中“遇見愛情”的時間是2013年10月的重逢,“雖然我們都得再去學門外語……緣分來臨時,絕不錯過”,湯唯和金泰勇的共同聲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