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史書記載:“烏嶺國,延綿兩百七十三載。天興十一年,諸侯起義,帝死國滅。天下分崩離析,各地割據稱雄,而後建立魏國,梁國,南越國,紫瀛國。”

一百八十二年前,烏嶺國。新皇昏庸無道,朝廷一派汙濁之氣,百早已怨聲載道,國家政權處於岌岌可危,朝不保夕的狀態,而這時各地諸侯漸漸強盛,早已有了自立之心。終於在天興十一年,以三朝元老嶽霖滅門事件為導火索。

烏嶺國一朝分崩離析,烽煙飛亂,時局詭異多端,各地群雄四起,以清君側為由,高舉正義之旗,四地聯盟軍直逼京都,四天的浴血奮戰。當軍旗高高搖曳於城牆之上時,統治天下將近三百年的烏嶺國在風雨飄零中徹底滅國,興帝死於陵陽殿內,曾號稱盛世,今已不再矣………

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緊接著國家又陷入暗無天日的糾紛混戰中。魏王林峻嘶,梁王曹昊,南越王司徒翊以及紫灜王秦翰韌開始爭奪天下之主的寶位。三載混戰,四位諸侯各占領了城池,他們停了戰,各自為帝。天下被瓜分殆盡,各自在領土上建國安邦,進入休養生息的時期。這一時期給百姓帶來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日子,四國實力均不等。

縱觀曆史,天下大勢,分合交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統天下是必然的順勢。如此一來,這看似和平安居的年代卻隱藏著即將到來的動蕩不安。

南越國。

天聖三十八年七月初,先皇於都城南陽駕崩。同年八月新皇司徒皓軒正式在南陽登基,“特昭告天下,舉國上下普天同慶、大赦天下。”次年十月遷都於晉安,改年號為定元。

春天迅然而至,大地萬物瞬間複蘇,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氣象,此時的都城更是繁榮昌盛,遠遠的看去,熙熙攘攘的街市,人頭攢動,雜亂無章;走近一瞧,這些人是不同行業的人,從事著各種活動。都城東城河上有一座環形的虹橋,橋的西側有一些攤販和許多遊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許多遊客憑著橋側的欄杆,或指指點點,或在觀看河中往來的船隻。

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各種各樣的小販們在沿街叫賣,有賣古玩書畫的、胭脂水粉的。各類雜貨競相出售,賣藝的、茶樓,飯館門庭若市,無疑顯示出都城一派繁榮如畫的景象。

“大家都快過來看看啊,上好的奴隸嘍!”隻見一個長得並不麵善的商販不停的敲鑼,朝著來來往往的人們大聲吆喝著。

須臾,這邊就已經漸漸聚集了不少人,人們指著籠子裏的鮫人議論紛紛。

籠中的鮫人都死灰般的安靜,雙手緊緊的抱著雙腿繾縮在一起,驚恐的低著頭,全身都透露著無助與絕望。有些麵色慘白,恐懼難以掩飾,黑漆漆的眸子裏滿是濃烈哀求之情。

這些鮫人麵容極度憔悴,可在出售者的眼中卻滿是得意,好似虐待他們已是家常便飯,這些真是在尋求變態的快感,心中哪能覓到一處絲毫憐憫之情。

他們身著單薄的衣服,皮膚因鞭打的痕跡在陽光下若隱若現,有的血跡斑斑,有的發紫,有的已結痂,而有的新傷與舊傷交映相錯,想必剛抓來的時候必是不順從,極力的抵抗。這都足以證明獵捕者的劣行斑斑,如此行為若不收斂,日久必招致災難。

這位身材魁梧的商販上前幾步,大聲說:“這些奴隸都很能幹活,他們的眼淚可以化作珍珠,還有些已成年的女子模樣長的還比較姣好,保證你們物有所值,不會後悔!”

隨即他熟練粗暴的拉出來一個鮫人,扔到搭建好的木台中央,不懂人類語言的這位鮫人迷茫無助的看著人群,他隻知道人類迷戀他們的眼淚。

鮫人的眼淚也被稱作血淚,若是流的太多太多,眼珠必會幹竭,繼而導致失明,所以一般很少流淚,或很難流淚,隻有遇到對他們而言極其悲傷心痛之事,才會落淚。所謂鮫人落淚成珠,其珠的成色與品質也是大相徑庭,優劣等次分為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