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2 / 2)

“你這什麼話?身為一國之君,怎可為一女子失了心誌?日後皇兒想要什麼樣的女子會沒有?豈會隻在乎這一個女子。”

司徒皓軒沉重道:“這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她,她在兒臣心裏是獨一無二的。兒臣此來就是告訴母後,昭儀最好能蘇醒過來,否則………”

“否則怎樣?難不成皇兒還哀家的罪嗎?”

“兒臣不敢,隻是這道深刻的裂痕,必會橫在兒臣與母後中間,永遠不會消失。”

太後身子往後晃了晃,扶住了大柱,才站穩腳跟,這是他第一次對她決然的說出這些話,她心痛不已。

“若是昭儀能夠生還,兒臣請母後同意立後之事,再也不要橫加阻撓。那麼這件事兒臣就當從未發生過,母子情分一切如初,兒臣與皇後會好好孝敬母後,一切都以最好的來供養。”

太後深歎一口氣,司徒皓軒的一番話,讓她沒退路可行,不得不答應。不然因此心生芥蒂,母子情分一去不複返,那麼日後她又該怎麼麵對那一切。

她緩緩開口:“罷了,罷了,一切都依你。”

“兒臣多謝母後成全,兒臣告退。”

司徒皓軒走後,婢女們進來後,看見太後精神恍惚,仿佛遭受到什麼打擊似的。太後險些站不穩,她們連忙上前攙扶,太後緩緩無言的走向內室。

蘭蕙宮。

已過了半日,房外的太醫都焦急的等待著,個個祈求菩薩保佑,願昭儀盡快醒來,以免他們遭受不白之罰。

床前,司徒皓軒溫情脈脈:“荼蘼,你一定要醒來,你答應過陪朕看春來秋去的美景,看山河大地的旖旎風光,然後靜靜地度過每一天流逝的時光。這個諾言朕不會忘,你也不許忘,今生必要踐行。”

他的話,荼蘼全都聽到了心裏。此時,荼蘼已神誌清醒,隻是怎麼也張不開雙眼,隻覺得眼睛有時達到虛無境界,有時似要呼之欲出。這種感覺太奇妙,荼蘼也形容不好這種感覺,現在她的眼睛又恢複了正常感覺。荼蘼再次試著睜開眼,她感覺到眼皮緩緩舒展開來。

忽地,她微睜著眼時,就已看見了光明,看到頂上的簾幔,她偏過頭,微笑著。這時她的心裏充滿了脈脈情意,司徒皓軒不經意間已占據了她的心房,難以撼動。

“你終於醒了,”司徒皓軒大喜過望,“太醫,太醫!”

“這一聲呼喚,房外的太醫急忙走了進來。”

“昭儀醒了,你們再仔細看看,還有無大礙。”

太醫仔細診過後,大喜道:“昭儀已無大礙。”

“恭喜陛下!賀喜昭儀!”太醫們眾口同聲。

顧凡和司徒玄霜懸著的心,終於可以完全的放下來了。

經此一事,可謂禍兮福所倚,立後風波終於圓滿落幕,再也不會有任何荊棘桎梏阻礙他們。

幾日後。

陛下念及楊妃,睿王,顧凡,青葉和李德在此次事件中均立下大功,因此都得到了重賞。荼蘼的身體康複的極快,幾日便可行動自如,恢複了往日神采。她一想到司徒皓軒就心情愉悅,他時而傻笑,時而捂著羞澀的臉,這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此事雖了,但太後定然難以舒心,不僅沒能除掉荼蘼,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荼蘼是何等的蕙質蘭心,她知道若是在太後宮中靜靜死去,那樣任何生機都不會存在。所以最後懇求太後準其在蘭蕙宮安逝,而一旦出了景鈺宮,即使再渺小的生機,也會有活著的曙光。然而荼蘼卻不知道,她的命並不是因及時救治保住的,而是她自己體內的力量。

蘭蕙宮內。

“朕瞧著你的笑顏逐開,心情比這外麵的天氣還晴空萬裏,莫非是為了即將到來的大婚?”司徒皓軒笑道。

“陛下真是料事如神,我一想到能和喜歡的人成親,然後一生一世的在一起,我就喜不自禁。”

司徒皓軒有些錯愕不已,忙說:“你說什麼?喜歡?朕沒聽錯?”

荼蘼輕抿著嘴,隨即故意輕咳幾聲,笑妍如花般看向他:“好話不說第二遍,陛下自己領悟。”

司徒皓軒上前抱住了她,荼蘼也隨即把手拂上他的腰。他開心道:“原來兩情相悅會有這般幸福的感覺,是世間難得的美好。”

荼蘼也溫情回道:“遇見你是我最大的幸運,我是真心想成為你的妻子。”

兩人的心終於交彙在一處,外麵的喜鵲在枝頭歡樂鳴叫,不過此次卻是為好事將近在殷勤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