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程序便簡單了很多,隻需要把星辰砂的液體塑成想要的形狀即可。
一般來,星辰砂經過煉製之後,都是作為傳送陣的底座用的,然後靈石激其中的空間之力,便可以實現空間傳送功能了。
不過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成陽需要做的還需要很多,煉製一座傳送陣,需要的煉製手續極其繁瑣,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沒有火,沒有成陽這般妙到巔峰般的手法,換做別人,即便是煉製這麼一顆星辰砂,至少也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而且還可能有著三成以上的失敗率。
構建一座傳送陣,哪怕是型的,至少也需要煉製大師數十人以上,耗費一年以上的時間,準備好五倍以上的材料,才有可能煉製成功。
成陽撤去火,用靈識遙感著星辰砂的液體,然後一點點的將其塑造成一個方塊的底座形狀,這中間同樣需要極其強大的靈識和出色的感知控製力。
因為如果塑形力量不均勻的話,到時候傳送陣的空間之力也不會均勻,這樣很有可能會在空間傳送過程中會產生極大的顛簸,甚至生空間風暴,損害傳送陣的壽命。
不過這些在成陽的靈識作用下,都根本不成問題。
很快,星辰砂的液體便變成了一塊丈許大的底座方塊,然後在成陽的控製下逐漸冷卻下來,重新由液體變成了固體。
現在看上去,星辰砂已經和原來的區別很大,從一顆閃閃亮的星辰,仿佛變成了一塊帶有金屬質感般的雪白方塊,望上去既充滿了厚重的感覺,又有一種輕盈飄渺的錯位之感,這種錯位之感,就是空間特性的外顯。
成陽手輕輕一推,這顆星辰砂便漂浮到空間的另一處,淩空一動不動了。
跟著成陽手又是一翻,又是一顆星辰砂出現在他的掌心裏,然後成陽再次抽取一縷火,開始了相同的煉製過程。
有了第一次煉製過程,成陽的手法也變得熟練起來,第二次煉製星辰砂的時間便縮短了一倍以上,而且沒有絲毫錯漏,如果讓那些世間所謂的煉製大師看見,恐怕嚇得連眼珠子都要掉下來。
煉製第三顆星辰砂的時間再次縮短,成陽幾乎是片刻不停,一百個呼吸左右的時間,一塊完美的底座方塊便已經搞定,然後微微一拋,那完成的星辰砂便緩緩的漂浮起來,摞到了原先煉製好的星辰砂的上麵。
不過接下來第四個、第五個星辰砂,煉製時間卻沒有縮短多少,成陽心裏默數了一下,煉製時間大概能穩定在九十個呼吸左右,如果想要再提高度,就得提升力量了。
時間過得很快,兩個時辰過後,二百個煉製好的星辰砂已經在成陽麵前摞起了數丈高的一層。
成陽終於停下手來,活動了一下略微有些酸滯的手腕,臉上也露出一絲笑意。
十顆星辰砂便足夠一個型的傳送陣所用,五十顆星辰砂便可以製成一座中型傳送陣,而二百顆星辰砂已經是大型傳送陣的標準。
至少二十名的煉製大師拚命一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對於成陽來,隻是不到兩個多時辰的時間便已經完成。
當然,大型傳送陣上麵還有距傳送陣,不過隻是為了返回地麵,那就沒必要了,煉製大型傳送陣已經足夠,距傳送陣對於現在的成陽來,也是不的負擔。
煉製好星辰砂之後,成陽雙手一翻,左手裏藍光一閃,多了一塊水藍色閃著幽光的晶體,而右手裏則是青光一閃,多了一塊圓形的青色光石。
這兩個東西,正是從黑暗大秘境的藏寶空間中得到的浣晶和元青石,也是構建傳送陣的兩大輔助材料,成陽所要做的,是按照所煉製的星辰砂的比例來煉製這兩種材料。
浣晶和元青石雖然也很珍貴,但是其重要性並不如星辰砂,萬事開頭難,在完成星辰砂的煉製後,後麵的煉製程序便簡單了很多,所以成陽打算同時煉製這兩種材料。
呼的一聲,兩團更加細的火分別在浣晶和元青石上燃燒起來,相比星辰砂,浣晶和元青石的堅硬程度便差了很多,隻是轉眼之間便融化開來,然後緩緩的化成一團圓形的液態存在。
煉製過程還是遵循千百年錘煉的老方法,先是提煉,驅除雜質,然後是用靈識控製釋放材料特性,最後則是塑形。
雖然簡單,就三個步驟,但是做起來可是艱難無比,何況最後還要把這三樣材料再次融化,然後按比例均勻的融合,那可是比所有步驟都更艱難的一步。
成陽的心神全部投入到煉製過程當中,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了,他的身體一動不動,似乎已經入定修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