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狹路(1 / 2)

那囂張跋扈的僧人被渤海國十尺大漢一拳擊暈,向後飛去,白馬寺眾僧人羞憤交加,欲將其接住,不想力道勢頭不減,雄渾之極,一臉五六個人輪番倒地,狼狽不堪。

周圍民眾低頭漱漱發抖,心頭卻感大快。

渤海國將軍在來之前早已摸清武周王朝各大勢力,自然知曉這鄂國公權勢不小,當下嗬斥那大漢:“放肆,天朝高僧,豈容你這般任意侮辱,還不退下!”

大漢嘟囔一番,但卻不敢違背將軍旨意,唯有無奈退去,麵上卻是輕蔑之極。

將軍又上前一步,朝那白龍轎拱手道:“鄂國公大人,勿吉乃是公主麾下的衛戍長,他年輕氣盛,不知輕重,還望您原諒他犯下的過錯。待麵見武皇後,在下定有重禮相謝!”渤海國眾生長於大雪山,性格剛烈,行事最喜直來直往,但來到天朝,仍是不免入鄉隨俗,準備了數十份貂皮、羆掌、乾文魚白等特產作為禮物。

寧楓站在客棧門前,將一切收入眼底。他生性率真,一見之下便對這渤海國眾人頗有好感,本還欲出手相助,但見渤海國勇士眾多,又有公主在後,諒這鄂國公勢力雖大,也不敢為難這武皇貴客。

正欲回房間準備用膳之時,突見那抬轎的三十二精背大漢齊齊彎腰,其中兩個走到轎門前躬身趴下,從轎中走出一名身穿金黃袈裟、頭戴七寶毗盧冠的僧人,其麵容俊秀,身材頎長,若不曾聽其聲名,定會認作是佛門的得道高僧。

寧楓見之暗道:“這便是薛懷義麼?果然長的有幾分英俊,怪不得能進宮侍奉武皇!”

薛懷義從大漢背上緩緩走下,一雙鳳目看著渤海國眾人,良久才陰惻惻地笑道:“這些奴才不長眼,衝撞了公主殿下,該賠罪的應該是我們才是。來人,將這奴才帶下去,聽候發落!”

白馬寺眾僧人想到主持的狠辣手段,一時嚇得驚慌發抖,除了執法的僧人以外,竟是無一人再敢靠近。

渤海將軍微皺眉頭,公主此行乃是要有求於天朝,他不想尚未見得武皇便得罪了權貴人物,當下拱手道:“此事是勿吉莽撞了,還望國公大人從輕發落。”

薛懷義笑道:“那等沒用的奴才,死一千個本座也不會在乎!不知道乞羽比及將軍的麾下有多少像衛戍長這般的勇士呢?”他數年前曾被封輔國大將軍,率軍遠征突厥,不過雙方軍隊還未相遇對方便退兵了,從此以後他一直以軍功自居,此時見著渤海將軍,竟生出一絲好勝之心。

乞羽比及麵對薛懷義這等威脅之語,麵無表情,隻是淡淡道:“我渤海國地處邊疆,自然比不上天朝人才輩出,讓國公大人見笑了!”

“大人若是沒有的吩咐,老夫這便讓公主的轎子另尋道路,給國公大人讓路!”乞羽比及已然看出這鄂國公不懷好意,但他此行身負使命,責任重大,凡事皆需謹小慎微,謀定而後動。

寧楓於樓上感應白馬寺眾僧,發現這薛懷義雖囂張跋扈,但修為卻是不弱,其渾身氣息湧動,便如潮水一般澎湃積蓄,隨時都會爆發,寧楓暗暗心驚:“糟了,這麵首看來不會善罷甘休。”當下催動靈力,隨時準備出手相助。

果聽薛懷義笑道:“乞羽將軍何必心急?武皇陛下此時尚在神都洛陽,再過些時日才會來長安。不如便由本座盡一下地主之誼,先行招待一下公主殿下和將軍。”

乞羽比及猶豫片刻,回轎前耳語一番,又走上來朗道:“抱歉,國公大人,公主她貴體有些疲乏,想早些到殿中歇息,還望見諒!”

薛懷義臉上狠厲之色一閃而過,轉而又笑道:“無妨,無妨!不過聽說公主此來有重寶想要獻給武皇陛下,長安城中人來人往,不甚安全,不如便先讓本座代為保管吧!”

乞羽比及麵色一變,心中驚訝,他與公主此次為求武皇,特意帶了一尾東海魚人進獻,此事乃是國中機密,怎麼會讓外人知曉?他目光閃動,冷道:“不勞大人費心了,有老夫在,自然會護得公主無恙。”

薛懷義見對方三番兩次拒絕自己,笑容陡地消失,道:“武皇陛下有令,此次各國使臣來訪,皆有本座接待,將軍信不過本座也就罷了,難道還想抗武皇的旨意麼?”

乞羽比及毫不退卻,淡淡道:“是麼?老夫此前接到聖旨,乃是望月神宗負責接待安排,不知國公大人的旨意又從何得來?”

寧楓瞧著薛懷義麵目微顫,神色愈發狠厲,不由心中驚訝萬分:“想不到這麵首竟然連皇帝的旨意都敢偽造,當真是膽大包天了!”

薛懷義突然哈哈大笑,道:“乞羽將軍這般盡心盡責,當真是國之棟梁。武皇旨意有變,你沒有收到本座不怪你,不過吐蕃、南詔等國的獻禮已經呈在本座寺中,將軍大可放心!”

其話音一落,身後眾僧人中出現一騎著高馬的紅衣喇嘛,笑道:“吐蕃國師摩羅什見過乞羽將軍,國公大人說的沒錯,本座已經將進獻給武皇的千眼觀音像放在白馬寺中,隻等大典時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