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楚王與淮南王入朝,天降紅雨,異像橫生,代表著天生妖孽或是戰亂將起,百姓們都閉緊大門,守好門戶,而群臣俱心有不安,紛紛遣人聯絡朝中同僚商議對策或站隊或自保,尤其是手掌軍權地統兵將領,府上更是門庭若市,但是這一切都是發生在雨過天晴之後!
楊駿雖然誌大才疏,經常犯些常識性的錯識,可是天降紅雨這麼明顯的異像也讓他心頭一緊,一般來說,天降異像,不是祥瑞就是災禍,可是紅雨肯定不是屬於祥瑞那一類的,紅色的雨代表著血光之災,戰亂即將發生,稍微懂點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那麼身為朝廷宰輔的楊駿,在這個時候要如何才能保證自己的地位不被影響才是重要的!
所以他馬上派來把自己的一眾親信與屬下全部召入府中商議,其中就有他的幾個外甥,張劭,李斌,段廣等人,還有他的好友石崇,何攀,甚至於他早已不待見的兩個兄弟楊珧,楊濟都在現場!
楊駿做了這麼久的輔政大臣,身上也有了一絲權臣該有的威嚴氣度,他環視諸人一眼,看到諸人都默不作聲,心裏很是滿意,然後才開口道,”在場諸位都是楊家的嫡係與舊友,今日天降紅雨,本太尉請諸位來,就是想讓諸位商議一個穩妥的辦法,如何才能在十日之後的大朝會中保全我楊家的聲威!”
楊家的聲威?楊駿這話其實說得很明白,就是想保住自己輔政大臣的位子!可是這也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一般來說,天降異像,都是天子或是朝廷裏麵有人行為不端,老天爺才會降下災禍示警於天下,可是惠帝才繼位不久,跟他挨不著邊!更何況天子是為上天之子,他怎麼做都不會犯錯的,那麼身為宰輔的楊駿就要替惠帝來背這個黑鍋,自動上表請求退位,反正自從有了災禍,曆朝曆代都是這麼幹的,都已經形成一個慣例了!
可是現在楊駿他不想讓位,這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在場諸人,李斌等人是楊駿的後輩,現場在這麼多長輩在此,哪輪得到他們發話,再有的就是楊駿的嫡係手下太傅主薄朱振或是朝中交好的同僚石崇等人,可是他們怎麼說也同楊家隔了一層,現在還有楊駿的兩個弟弟楊珧與楊濟在場,所以眾人都把目光望向了他們兩人!
楊珧自楊駿上位之後,就自請讓位,退出了朝廷的權利中樞,再加上他和楊駿的政見不合,楊駿也沒想著讓他官複原職,這幾年一直在家裏種花養草,過了些清閑的日子,隻有在楊家麵臨重大的生死關頭,他才會出來!看到在場眾人都不說話,他就率先一拱手,”大兄,現在的局勢已經如此,小弟想出上中下三策,請您自己斟酌一二!”
楊駿的心裏很不爽,自己對現狀沒有絲毫辦法,自己的這個弟弟卻一下子想出了三條計策,真讓他嫉妒萬分,可是現在他還要倚仗這個弟弟出謀劃策,所以臉上隻得強顏歡笑地道,”二弟果然大才,有甚妙計快快道來!”
“上策就是,大兄馬上寫封奏折上書陛下,請求遜位!”看到楊駿的眉頭皺了起來,他又繼續道,”然後推舉中書令蔣公與汝南王同時輔政!”
中書令蔣俊與楊家可是通家之好,兩家的關係親如一家,楊珧推舉蔣俊擔任輔政大臣就是考慮到這一點,他上位了,楊家還有楊太後在後宮,楊家也不會失勢,至於推舉汝南王那是要與宗室緩和關係,這樣一來朝廷的局勢就回到了武帝死前所安排的政局之上,朝廷也可以暫時安穩下來,楊家也不會受到多少損失,楊珧可不比楊駿那麼目光短淺,粗俗無知,他的這個辦法的確算是上上之策!
楊駿聽後眉頭一皺,也不說好與不好,隻是接著問道,”那麼中策呢?”
“中策還是要如上策一般,隻是這輔政的人選中除了蔣公之外,再加上淄陽公衛公,輔政的宗室就把汝南王去掉,換上剛入朝的楚王,但是不要讓他掌管軍權,在這上中二策之中,楊家可以失去一半的輔政大權,但是絕不能失去軍權!!”
楊珧的最後一句話說得凝重無比,在場諸人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他說得有理!在場諸人中有不是楊家嫡係,隻是親信的大臣想道,楊家有楊珧此人在,想必要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楊珧的中策還是和上策一樣換湯不換藥,隻是輔政大臣的人選變了一下而已,楊珧之所以選衛瓘,就是因為衛瓘這個人大公無私,就算他掌了權也隻會是中立派,不會隨便投入楊家的敵對派係中去,至於為什麼把汝南王換成楚王,這個就更明顯了,汝南王身為當今皇帝的叔祖輩,在朝中的威望可不是楚王這麼一個毛頭小子可以比擬的,楚王雖然悍勇,但隻要不讓他接觸軍權,那麼他就翻不了天!隻要等朝臣百姓們把這天降紅雨的事一淡忘,楊家還是可以東山再起,執掌朝政!
所以此時在場的諸人都把目光轉向楊駿,看他如何選擇,上中二策都是楊家目前來說最為合適的選擇了,下策既然稱之為下策,那麼不說都可以了,現在就看楊駿這個主事人如何抉擇了!可是楊駿依然是麵無表情,隻是接著問道,”下策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