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大殿之內,從原本密密麻麻地坐著的群臣之中,突然冒出來好幾個人影,紛紛起身越班而出,這幾人的班次都是比較靠後的,所以一出來就跪在楚王與淮南王二人後麵,幾人同時掏出一本奏章,雙手舉於頭上,給惠帝見禮的同時,他們嘴中說出的話也讓其他大臣感到驚雷陣陣,心裏不約而同的冒出一個念頭,今天恐怕要血流成河了!
“啟奏陛下,現有青州三郡並刺史以下,官吏百人聯名上奏,請太尉大人退位!”
“……現有琅瑯國自國相以下,官吏數十人…請太尉大人退位!”
“……高密國自國相以下……!”
“……冀州五郡自刺史以下……請太尉退位!”
……
呼拉拉一下了冒出了七八個人,手裏捧著的奏章,都是要楊駿退位的,看他們出身上所穿的官服,司馬遹就知道這些人還和剛才的那個何逸一樣,都不是什麼官高爵顯的主兒,肯定也是別人拋出來的過河卒子!
青州,冀州,琅瑯國,高密國,這些地方都是出自北方大族和宗室藩王,他們應該就是倒楊的急先鋒了,還有後麵的揚州,荊州等地也有官員上奏,天下十三州之地居然快有一半的州府官員要讓楊駿下台,看來楊駿的執政的確是不得人心啊,隻要抓住了他的把柄,就一發不可收拾,非要讓他退位不可!隻是司馬遹有些疑惑的是,這些奏章都是地方上送往京城的,那些小官兒怎麼能夠直接呈上奏章?可是很快的,馬上就有人給他解惑了!
“啊,這些人..好像都是尚書省的屬官吧?”
“沒錯,那個趙懷德還是左民尚書下麵的農部郎啊!”
無獨有耳,這些人還全部都是尚書省的低級官員,他們的品級剛好又能夠出現在議政大殿之上,大殿上的群臣們交頭結耳,讓楊駿聽了之後更感麵色無光,看著下麵跪著的幾個人,他眼中射出六七尺長的凶光,麵色猙獰若餓狼,恨不得把這些家夥滿門抄斬,誅滅九族才好,不然消不了他的心頭之恨!
隻是現在事情好像不在他的控製之內了,隻從跪下幾人嘴中說出來的隻言片語,楊駿都可以推斷出來,自己這次恐怕沒那麼容易過關了,居然有這麼多的太守,國相上書讓自己退位,天南地北的,他們聯合起來都需要好長的時間,現在卻一股腦兒的都冒出來了,可見他們是早有預謀啊!自己對他們可是不薄啊?想到前些日子,自己對他們的封賞,楊駿就恨得牙癢癢的,恨不得讓他們全部吐出來才好!
這幾個人出班奏事之後,除了有限的幾人在竊竊私語之外,大殿之上都沒有一個人敢出聲,楊駿臉色鐵青,嘴唇顫抖,也不知嚇的還是氣的!惠帝張大嘴巴,臉上滿是詫異之情,而賈後則是滿麵春風,現在的情況下,楊駿應該翻不了盤了,多日積怨一朝肅清,這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太後楊芷雖然有些小心思,可是在國家大事上卻沒什麼見識,即便是在大臣們逼他父親楊駿退位,她也沒有絲毫辦法!
隻有司馬遹滿臉疑惑,照現在的局勢看來,楊駿那是大勢已去了,隻是按照曆史的軌跡,他今天應該還沒有被逼退位啊?那他又是怎麼過了今天這一天關的?除非他把眼前的這幾個小官兒全部抄家,然後以鐵血的姿態震懾朝臣!不過以楊駿的智慧來看,恐怕他也不敢犯了眾怒吧!
楊濟與楊珧這兩人因為官做得不小,班次都是比較靠前的,所以兩人馬上出班跪到前麵,麵上還有著一絲倉皇不安,同時奏道,”陛下,太尉乃是先帝遺詔所命,自受命以來,一直忠於王事,對陛下也是忠心耿耿啊!請陛下三思?”說完兩人又跪下連連叩頭!
有了這兩個帶頭的,楊氏一黨的其他大臣也恍然大悟,全部一窩風地跑出來,跪下給楊駿求情,”請陛下三思!”這時候楊駿好似也反應過來,馬上轉頭跪到在地,”陛下,朝廷輔政大臣之位,何等重要,什麼時候輪得到地方上的官員指手劃腳,現在他們聯名上書,明顯就是沒把陛下放在眼裏啊!依臣之見,應該把他們全部罷官去職,以儆效尤!”
楊駿這話一出,楊珧與楊濟的臉上都是一變,心裏暗自罵道,這個蠢貨,也看看一下現在是什麼時候了,居然還說要把聯名上奏的全部罷官了,你這不是明顯的和天下所有人為敵嗎?要是現在朝廷上的官員們順水推舟,一起上奏,我們楊家就完了!
想到此處,楊珧又側頭看了一下左邊那些身居高位的世家之主們,特別是王渾這老頭,看到他沒有趁機摻上一腳的意思,心裏莫名地放下了一塊大石頭,然後又對朝堂右邊有些手足無措的楊太後使了一個眼色,先是兩眼一翻白,然後又擺了一手!
大殿之內,楊氏一派的大臣都出來替楊駿求情,一個個地叩首乞言,除了那些先前拋出來的棋子之外,其他的大臣都恍若高山上的巨石,風吹不動,不動如山!司馬遹這時也知道世家們是不肯和楊氏拚個魚死網破了,他們畢竟還是顧忌楊氏所掌握的兵權,所以一切還是要看惠帝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