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黨異動(1 / 2)

看到太子翻了奏折之後,變得越發難看的臉色,王敦心裏也變得有些忐忑不安,大氣也不敢出,心中暗思隻望太子不要怪罪到自己身上才好.

可惜他的祈禱沒起作用,司馬遹”啪”地一聲蓋下奏折,對著旁邊躬身而立的王敦似笑非笑地道,”你..還是這東宮的人嗎?”

聽到太子這誅心之言,王敦心裏也不知是什麼滋味,立時知道太子看出了他的用心.

他雖然出身琅瑯王氏高門,可是高門之中也有嫡庶之分,上下之別,他們這一支雖然沒有徹底沒落,可也是江河日下,日漸衰落,要不是他娶了襄城公主,他這一支的境遇就更差了,並且他與北軍中候王衍的關係一向不好,要不然他身為王氏族人,也不會快三十歲了還在東宮廝混.

“殿下何出此言?”王敦看到太子的冷冽目光,閃爍著難以言表的意味,心中一凜趕緊低下頭去躬身一禮,”臣實在不解!”

“這封奏折關係到朝廷日後之動向,關係何等重大,其中更有諸多世家貴族交織於其中互相較力,就算本宮身為儲君,在這等重大之事上,又哪有本宮置啄的餘地,你既是看了奏折,為什麼還要送到東宮來?你這不是陷本宮於不利之地嗎?”

不等王敦回答,司馬遹又恍然大悟道,”喔,本宮明白了,這奏折上彈劾的王戎還是你的族兄了,你心係族兄,自然是不會將本宮放在眼裏了!”

“殿下息怒,臣...知罪!”王敦聽了太子那平淡的話中好似毫無怨怒之言,心知太子怕是真的震怒了,要是自己不立即認錯,以後恐難以取得太子信任,就更談不上振興家業了,所以請罪的同時他馬上跪下大禮參拜!

冷冷地看著對麵跪著的王敦沉默不語,司馬遹眼珠轉動,腦中卻在想著自己的應對之策,這甲午奏對即是讓王敦拿到東宮來了,怕是現在滿朝文武與皇宮之中的惠帝與賈後都知道了,退是肯定不能退的,那麼就隻有答了!

其實司馬遹心裏明白,王戎這次怕是真的在為朝廷著想,想替朝廷選出精良實幹的人才,隻是可惜讓”官”來試用?想到這裏司馬遹就一陣搖頭,不說現在是世家當政,就是後世也沒有實行這個製度,怕是真的有些不妥的,更何況王戎用的那些人啦,就更不用說了!

而傅鹹一半是死板保守,一半是為他人所利用,而且他奏折中說的沒錯,現在各地交通不暢,信息交流自然也不暢通,那些被試用的官員,到一個地方還沒有任職一年,就要或被免職或被調走,然後又調來新的官員,官員調動頻繁,地方上迎新送舊,來回折騰,受苦的自然還是老百姓.

想了想,司馬遹提筆在奏折下方批示”傅公之見解精僻獨到,合乎實情,乃真知灼見也,然王公也是心係朝廷,縱然當中出現些許差錯,卻其心可勉,其情可嘉,請父皇定奪!”

仔細看了一下,發現自己的字體寫得越發清正平和,司馬遹也滿意地放了下手中的細小狼毫,幾口氣吹幹了奏折上的墨跡,轉而麵對王敦時又變了臉作怒色狀,一把扔到他身上,”送到尚書省,再有下次,本宮就上奏父皇,把你調離東宮!”

“滾吧!”

手忙腳亂地接過那本奏折,之前還提心吊膽的王敦滿心歡喜地磕了一個頭,”多謝太子,小臣銘記於心!”太子發了這一通怒火之後,就不會放在心上了,這一點他早就察覺到了.

望著王敦遠去的背影,司馬遹也漸漸眯起了雙眼,這王敦才具是有的,尤其是在領兵打仗方麵,更是少有人及.現在的他雖然算不上落魄,可也算是懷才不遇,可惜這人天生就是野心勃勃,史上記載他扶助琅瑯王司馬睿登基為帝之後,曾有篡位之心,雖然沒能得逞,可是司馬睿也被他給氣死了,自己既然準備用他,也要多敲打幾下,等他徹底歸心之後,才能放心使用,不然等他大勢已成反噬自己就有些不妙了!

這次的奏折太過重要,隨便應付一下就行了,司馬遹出得明堂,剛欲走向後院,就看到司馬雅與周安順聯袂而來,心知肯重要之事發生了,便還轉去向前殿書房議事.

入得內室,待行禮完畢,司馬遹便灑然一笑道,”周卿,同那西域人見過麵了,那小小國主有何所求?”

“回殿下,說起此事來,臣剛和大雅也正說道了,那焉耆國主龍會真是自不量力,想讓殿下在朝中幫出說話,讓駐紮在高昌的戊己校尉暗中支持他,甚至還有中原的兵器甲杖,他也需要一部分.可他焉耆一國從來都是親近匈奴的,萬一幫了他,他又反叛朝廷,到時可就得不償失了,更何況,我們也沒有要幫他的理由!”周安順頗有些看那焉耆國主不順眼,畢竟有前科的人,總是讓人懷著一絲戒懼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