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雍州解係(2 / 2)

長安城的亂也隻亂了一會兒,等到人都差不多抓齊之後,長安城的街麵上已經看不到兵將的人影,但是大街上依然很冷清,就連酒樓茶肆等熱鬧之地也少見的關門歇業了!

開玩笑?有軍隊在抓人,誰敢開門,要是家裏進來了一些逃難之人,這不是給家裏招禍嗎?所以即便街麵上已經沒有兵將的人影,長安城依然是人心惶惶!

長安城的各大世家聽聞此事之後,都是震驚莫名,長史孫秀一向甚得趙王信任,要說趙王是長安城裏明麵上的掌控者,可是私下裏大家都知道,長安城裏,事無巨細,所有的事情都是孫秀來做主,說他是暗地裏的掌控者也不為過,可是為什麼,今日卻有大軍來捉拿孫府中人?而且,這些騎兵也不是大家熟悉的關中驍騎,領頭之人誰都不認識,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孫秀到底是犯了什麼罪?

各大世家經過商議之後,以安定人心為名,推舉雍州刺史解係為首,下麵還有官吏將校一起,約有數十人,吵吵嚷嚷著前去大獄裏,詢問主管捕人的禁軍首領李世傑.

“這位將軍,請問孫秀到底犯了何罪?如此興師動眾,連親屬都不放過,是不是太過了?”一名身穿五品文官服飾的人問道.

“這位兄台,長安城內各軍本將軍都很熟悉,請問你是哪裏來的軍隊,本將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你們吧!”一名身穿六品將校盔甲的武將問道.

“這位將軍,本官雍州刺史解係,長安城內,趙王主管軍事,本官主管民事,現在你捉拿孫秀,請問是奉了何人之令?”看到李世傑始終不開口,為首的解係終於開口了.

解係,字少連,他也是出自名門,其父解修任職過曹魏的琅瑯太守,粱州刺史等官,朝廷考績為天下第一,從而名動天下,後來武帝受禪,被封為梁鄒侯.

解係潔身自好,少有清譽,宦途一帆風順,此時他官居雍州刺史,揚烈將軍、西戎校尉、假節等;這一係列的將校軍職是表明,除了趙王都督關中之外,他也有權調動關中大軍,兩人也曾多次爭奪軍權,至於他說趙王主管軍事,他管民事,隻是表麵上說著好聽罷了.

當然,這也是朝廷故意如此作為,關中地形太過重要,朝中諸公就是不想關中大軍把持在一人之手.

解係今年約有四十多歲了,麵目皆黑,須發呈灰白色,看著倒是不顯於人前,但他舉止氣度卻是不同凡響,一舉一動自有其風度儀采.李世傑沒有理會那些吵嚷地小官小吏,對於解係他倒也沒有太過放肆,畢竟兩人品級相差太多.

抱拳一禮,冷臉稍融,”解公,此事趙王已知,稍後自有分曉!”接著上近低聲道,”本將軍是太子屬下右衛率,乃是奉了太子之令行事,此事解公知道就行了,其他閑雜人等,就無須知道了!”

“哦,本官知道了!”解係心中其實早有預測,太子西來,他身為長安第二人,自然早就接到了消息,隻是下麵的屬吏中多有人同孫家交好,聯訣請他出麵打探消息,他也不能把人拒之門外.

不然,以後他也不好統率雍州大小官吏了;做官,並不是說你品級高了,就可以置下麵人的意見不顧了,真要是這樣,你就會被全部的人孤立,什麼事都做不成,解係宦海沉浮二十多年,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諸位同僚,孫秀所犯乃是大罪,趙王殿下稍後回城,諸位可去問他,本官已經盡力了,卻無從得知!”解係麵帶笑容,對著邊上諸人拱手一禮,”不過請諸位放心,這次拿人,隻捉孫家親屬,其他人如牽連不深,都會平安無事!”

在場其他大小官吏看到解係滿臉笑容,哪會不知道他其實知道實情,隻是不想說或是不敢說罷了,個個心中暗罵不已.可是刺史大人已經給了大家麵子,他們要是還不識趣,非要鬧騰下去,這下場怕是也不會比孫家好多少,無奈之下,隻得頹喪地散去,或是直接守在城門口,等候趙王歸來,再問個清楚明白.

看到那些還有些憤憤不平的同僚,解係喜憂參半地歎了一口氣,氐羌等族最近又開始興風作浪,趙王指使孫秀同本官爭權,太子把他除了,對本官來說,倒是一件好事,隻是這些同僚們,卻看不清形勢,經常趙王參合在一起,難道就不怕家破人亡嗎?雖說現在朝廷對藩王結交外官沒有很大的限製,可是藩王一旦有事,這追究起來,連帶的範圍可就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