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王很是幹脆的認錯,滿朝文武都睜大雙眼,想看看惠帝是怎麼處理此事的.
大概就在十天前,因為關中的盜匪圍攻縣城之事,趙王被惠帝罵了個狗血淋頭,有些消息靈通的大臣都知道,當時太子就在那座縣城之內,這背後的深意想想都讓人渾身發寒,要不是粱王與高密王為他求情,恐怕趙王也沒那麼容易過得那一關!
至於趙王再次入京,擔任太子太傅之事,這些個心思深沉的大臣們哪個不知,這是皇後要對太子光明正大的進行監視了,趙王因為太子之事失掉了關中鎮守之位,他的心裏會如何想,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
沒想到,這趙王還真是爛泥糊不上牆,他入京少說也有四五天了,居然還沒弄懂東宮之內的人事安排,可見趙王對太子那是相當忌諱啊!
皇後娘娘這次怕是挑錯了人嘍!某些朝臣不無幸災樂禍地想道.
“趙王既然接替了太子太傅一職,日後還是要多去東宮教導太子,這樣才名符其實啊!既然你不知,就先退下吧!”惠帝先是溫言勸慰了一番,然後才叫趙王退了下去.
惠帝的這番表現再一次讓朝臣們大吃一驚,因為在以往的時候,如果朝中有事,都是輔政的幾位宰相共同處理,如果幾位宰相也不能統一意見,就會拿去後麵請示皇後,等皇後有了決定,然後再頒旨明發天下.
可是這一次,尚書令下邳王司馬晃,錄尚書事粱王司馬彤,甚至是中書監張華都沒有開口,陛下就已經乾綱獨斷了,但無論是陛下所說的話還是作為一個皇帝應該保持的威儀,通過這兩件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對於事件的處理也甚是妥帖.
這個時候的惠帝實在是和以往大家心目中的陛下形象不符啊!一些人心中暗自嘀咕道,這還是以往那個隻會滿臉笑嗬嗬,卻什麼事都不懂的陛下嗎?
想到這裏,一些人忍不住伸脖子就朝禦座那邊望了過去,結果還真是大吃一驚,往日的大朝會上,陛下隻會滿臉無奈,一臉不耐煩,甚至是手掩口鼻直打嗬欠,沒想到此時一看,陛下的胖臉上卻帶著淡淡的笑意,在那笑容背後,居然也有了一種名叫威嚴的東西!
“既然東宮缺少人手,那麼增補就是了,不過這人選劉太保可有什麼好的建議?”打發了趙王之後,惠帝繼續問道.
“回陛下,東宮裏麵德高望重的老臣已有不少,可是年紀在而立與不惑之年的大臣卻已經非常少了,至於這人選的問題請陛下酌情考慮!”劉寔說完再次微微躬身,揖手而拜.
這個劉寔還真是打算和娘娘對上了啊!
聽到此處,朝中大臣都略微興奮起來,皇後這幾年來用各種手段把東宮的那些個高門顯貴之後盡數調離,偏偏還不予補充,導致東宮屬吏人數越來越少,就是打著讓太子將來沒有可用之人的打算,這劉寔還真就給說出來了!
惠帝微微頷首,思索兩下,就笑道,”東宮屬官人選,事關太子,朕也不得不慎重以待,暫時朕也沒什麼好的人選.這樣吧,等大朝會結束之後,趙王與劉太保再與朕仔細商榷一二?”
“臣遵旨!”見得陛下拿了主意,劉寔趕緊揖手退下.
等劉寔退下去以後,朝堂之內突然卻有些詭異地平靜下來了,一些大臣你望著我,我望著你,麵麵相覷,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原本,賈後一黨的人已經準備了一些小手段,想在大朝會上議成事實的,沒想到劉寔居然率先請奏為東宮增補人手,偏偏陛下還答應了,這就讓某些心懷不軌的人左右為難,說不出話來.
群臣中的郭彰見得氣氛不妙,那些人有退縮的跡象,立即冷哼一聲,眼如利刃般直朝後麵的某個人刺了過去,感覺到那如芒在背的目光,這人心裏暗暗叫苦,卻也不敢怠慢,隻得按照原本議定的站了出來上奏.
“啟奏陛下,臣衛將軍司馬李德榜有事啟奏!”這個人身穿六品朝服,年紀應該是在而立之上,麵色倒還平靜,但是如果眾人仔細觀之,就會發現他的袖子都在輕微抖動.
“說!”
死就死吧!李德榜把心一橫,揖首拜道,”啟奏陛下,衛將軍屬下長史一職早有空缺,太子中舍人杜錫家學淵源,臣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嘩!!!
滿朝文武頓時大驚,除了某些知情的人之外,個個都帶著不可思議的眼神望著那個伏地叩首的衛將軍司馬,陛下剛剛答應要為東宮增加人手,這個小小司馬居然還想挖東宮的牆角,難道...他就不怕死嗎?
可是驚過之後,大臣們都有些明白了,哪裏是這個小司馬不怕死,而是他的背後有人哪!這朝中能夠與太子爭鋒相對之人,也就隻有皇後一派了!更何況...這衛將軍,不正是冠軍縣候郭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