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內外家格鬥境界(2 / 2)

這兩條線路有結合點,在混元體換血之後,重複走以武入道的修真路可行,但進程緩慢,太極十年不出門正是這個道理,但緩慢有緩慢的好處,有師父跟著捏架,動作極少出錯,保證了混元體的逐步生成。

所謂的氣從何來?老子一氣化三清,這個氣其實是炁,兩個字讀一個(qi),道家的專有名詞,是類似於無字上麵多一點,下麵又是四個點,張至順道長曾經寫過一本書叫《炁體源流》詳細闡述了炁之含義。

真正的炁就是它了,是代表一種至高能量,冥冥之中虛空世界先天一點真陽,通過外家和先行十二正經路線的內家是練不出的,為何?

炁不是練出來的,而是本來就有,生於宇宙,存於宇宙的先天真陽,必須煉化體內血肉之精,得到體內真陽,才能接引體外真陽,入得真空大定,先天一氣不召自歸。

明白了炁的來曆,自然可知後天呼吸也是能量的一種,而外家拳是建立在後天呼吸基礎之上,以順逆腹式呼吸為基,提高攻擊和防禦能力;而內家拳先行十二正經的路線得到散行氣也是類似於真氣的一種,同樣不可能達到老子的一氣化三清的炁。隻有練到極致,達到內家拳第十三層內家換血的境界,從新拐回頭去修煉,入定方可獲取先天一氣。

同理,外家格鬥練到最高境界神機大用,經曆人間生死,潛能徹底激發,也可鳳凰涅槃,就看武者能不能放空自己,丟下名利,從頭修煉。人活世間,真正屬於我們的有什麼呢?幾十年後塵歸塵土歸土,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塚一堆草沒了。

丹修中的先盡人道,後盡天道,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和人世間的多學善識正好相反,清淨本心,才能返璞歸真,我看到我,方知本我之源,因此內外家終極之處統一,內外不分。

真正的外家格鬥走對了,比如滄海搏擊俱樂部的鄭衛訓練方式,以放鬆身體為標尺,不是人為的僵硬蓄力,這就是本源之力,人隻有在放鬆的情況下動作才能發揮到最快,在對戰中經曆生死搏殺,對大腦形成刺激,徹底激發潛能,從而達到體修加神修之目的;內家拳先行十二正經同樣不停的要求放鬆以達到清靜自然之目的,從而順應萬法自然之道。

有為法不分高低,在外家拳金身大成,內家拳換血之後合為一體,此即為功夫不分內外,而在善不善於養氣也,善於養氣的拐回頭從新入道快,不善者甚至消耗過度者無法晉級到高級境界,自然放棄了修道之途。

外家金身格鬥境界中換肉,聽拍、遊觀、三眼,由外入內,步步開發潛能;內家混元體境界中的混元內膜,入骨,換血,由內入外,直指人之本能,最後結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