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無心中巨震,祖武送給他的那個玉牌,正麵雕著太陽,反麵雕著月亮,突然傳來一陣溫熱,仿佛非常興奮似的顫抖不停,少頃,玉牌光華閃爍,化作點點綠光鑽入小無體內。
陳楠和白玉蟾同時扭過頭,雙眼似電,注視著站在他們身後,仰頭觀望景霄大雷琅書的小無,倆人對視了一眼,可以看到彼此心中的欣喜,“這小子,不為外物所迷惑,最終盯上了咱的寶貝,造化,造化。”
小無體內的兩隻金鷹,“唳”的鳴叫一聲,透體而出,在大廳內盤旋不止,與先前不同,以前這兩隻金鷹就是光禿禿的身上什麼都沒有,這次出來,每隻鷹的胸口金燦燦地多出一麵牌子,正是消失的日月玉牌。
兩隻金鷹在大廳內歡快的盤旋不止,陳楠和白玉蟾一人伸手召喚過來一隻,細細觀看,不住地點頭嘖嘖稱讚。
“這也算是名正言順了,從此以後,小無也是仙界金門的弟子了,哈哈哈,我們可沒有強硬去幫他奪取這個名分,倒是他自己一點點悟道爭取的。”陳楠陳老捋著胡子哈哈大笑,暢快至極。
小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整個人細細的品讀景霄大雷琅書:
“德者道之符,誠者法之本。道無德不足為道,法非誠不足言法。守道者正,正法化行,循法無私,將必聽役驅役,法乃正己也。道者守己也,如此二事不虧,一心不易,雖王公大臣,亦可坐伏,此道之所以為法也。
今傳法時,祖師所以江湖之姓,遊天下為伎能,徒有其名,而無其實,皆法以道行法亦法,以法行法也。遂使後學之人,法俱不明,何有於道心,而悖道何有於法。
夫天不言而默運,地不言而發生,道不言而包羅,法不言而靈應。天以炁而降,地以炁而升,道以炁而為主,法以炁而化,天之將即地之神,道之符即法之印。
入道從法,先明天地之根,次究神炁用。天之默運,則轟雷雨電,春生秋煞,變化無窮。地之默載,則果蓄荄根苗,發生長養,厚載無量。道之包羅,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無所不包,必如是然後可以明道,可以行法,是必正己誠意,神炁衝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
天將守律,地祇衛門,元辰用事,靈光常存,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初不必許多枝蔓,惟正一字而已,無所不達。”
小無實修入門,《道德經》,《清靜經》邊證邊讀,兩本經書裏的某些內容,他已經切身體會到,如《道德經》所言非常道,橐龠內通等;《清靜經》更是無形當中成為他打坐入靜入定必不可少的法門,眼前這篇景霄大雷琅書跟兩本書聯係很大,小無陷入頓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