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白玉蟾!北宋年間的白玉蟾?!這怎麼可能?!”龍女嚇的好懸沒坐地上。
“孫女,我確實是北宋年間的白玉蟾,你白爺爺,如假包換!”白玉蟾五眼六通法門具備,他心痛宿命通晃眼就知龍女的前世今生,所以他一眼勘破龍女和無為將來的姻緣密不可分。
段書婷噘著嘴,心裏很委屈。
“哈哈哈,還有這位段書婷姑娘,以後也喊我爺爺吧。”
段書婷立刻笑顏如花,乖巧地道:“哎,爺爺,我很麻煩的,以後說不定會經常找爺爺麻煩,希望爺爺不會嫌棄我。”
“哈哈哈,不嫌棄不嫌棄,今天爺爺很開心,以前也見過你,現在再見,才知道你們倆都是無為的至親。”白老從懷裏摸出兩塊雕刻有鳳凰的玉佩,交給段書婷和龍女,“諾,一人一塊,收好,將來有大用,當是爺爺的見麵禮吧。”
“謝謝爺爺!謝謝爺爺!”倆女喜滋滋的收下,認個上仙做爺爺,內心滿足的很。
無為端著酒杯,一臉無語地注視著兩女和白玉蟾,他也不敢表態,爺爺都接受了,自己晚輩沒有說話的份。
接著白玉蟾邊吃邊談,開始給無為介紹來參加會議的各方修真界代表,無為靜靜的聽著,原以為還是自己印象當中的峨眉、少林武當等門派,哪知聽白玉蟾細細一說,內心震動不已,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隻見眼前一片天。
隻聽白玉蟾捋著胡子緩緩地道:“道可道,非常道,在世人眼中無不是峨眉、武當、青城、崆峒、昆侖、茅山等眼前可視,可聽,可找之類的門派。峨眉作為天下修真派之首,劍仙級別,高於一般世俗門派,但輕易不參世俗;我中華大地,泱泱大國,世界仰慕,豈是麵子上的這些東西,世人不知的深深底蘊,才是關鍵所在。”
無為、段書婷、龍女三人瞪著大眼,連吃喝都忘記了,呆呆的注視著白玉蟾白老繼續說下去。
“天下文化之精髓,沉沉一線隱九真。國術修真,是道教中的正統文化,核心文化,精粹文化,修真大抵始於上古,大興於唐朝,大成於明朝,大成而若缺,這一缺就是五百年!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在國術中,在道家文化傳統中,修真文化稱之為“玄學”,玄門修真,曆盡滄桑,至唐高宗時,(公園650年)終於開出玄門九花,若以修行法門而著稱,即是五門九派八十一脈。
所謂五門者,乃道門五秘,就是指教外別傳的五派守洞塵枝,曆代被列為非上根上德大器不授的秘密奇書。他們是無極門、丹鼎門、玄真門、劍仙門和符籙門。
無極門以清靜無為、抱元守真、神遊無極為修真圭旨,後又衍分為無極、太極、靈極、先天、自然、逍遙、混元等流派。
丹鼎門以鉛汞和合、坎離交媾、了命盡性為煉丹要務,後又分衍為金丹、全真、太乙、東華、純陽、靈寶、三豐等流派;
劍仙門以齋心守候、煉鋼神鑄劍、淩空運使、出入無形為超脫至境,後分衍為神劍、慧劍、玄劍、青霞、華山、中條、九華等流派;
符篆門以印訣移魂、咒符拘魄、掌握天地為濟世法術,後又分衍為正一、上清、神霄、清微、淨明、天心、華陽等流派;
玄真門則以內視存想、盜化奪機、聚火開關、形神歸一為成仙秘訣,後又衍為玄真、玄天、玄武、真武、紫霄、太玄、太和等流派。
這些流派既有各自特色而獨立,又相互融合而貫通,到了明代永樂年間,就形成了“五門九派八十一脈”。這就是圈內人傳說的“玄門九真”。“九”者,陽數之極也,言其多也。“玄門九真”是對“道門五秘”所衍生的各流派的統稱。至明永樂年間,天下道林修真達到了空前的鼎盛時期和成熟時期而大統一,凡天下玄門修真各派,統稱玄門九真。
明朝是封建帝製最完整的一個朝代,中華文化千百年來的發展和完善,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成果。道家的《道藏》、佛家的《大藏經》、明《永樂大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等均完成於明代。在這一特殊的曆史背景下,玄門九真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走向了“圓融三教、九脈合真、萬法歸宗”的完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