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產業帶動(2 / 3)

(3)葛根成了“搖錢樹”

如今橫峰縣的“葛根”產業已經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發展新格局,真正成了當地的一棵“搖錢樹”。

在當地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橫峰葛業開發有限公司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當地葛業龍頭企業,先後開發出了精製“葛粉”、“葛汁”、“葛茶”、“葛花”以及“葛佬”等係列保健飲品,而且該公司開發的“長河”牌葛粉、葛茶獲得了江西省優秀新產品獎和江西“世紀之光”食品展銷洽談會優秀產品獎,企業銷售收入逐年增加,市場份額逐步擴大。2005年該公司生產葛飲料100多萬箱,葛粉2000噸,產值超千萬元,產品銷售收入達到了990萬元,繳納稅收40萬元。

橫峰縣葛業開發有限公司在繼續實行“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中,不斷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輻射帶動作用,公司在當地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下,以預付定金的形式幫助葛農解決前期投入缺少資金的問題,與葛農簽訂了《葛根種植及收購協議》,從而大大激發了葛農種葛的積極性,全年新增種葛麵積3000多畝,全縣葛根種植麵積達到了4.5萬畝,已帶動種葛專業戶2520家,占總農戶的6.6%,其中種葛麵積在50畝以上的專業戶有260多戶,有效地促進了特色農業的發展。葛業的發展不但給當地農民和下崗職工提供了上崗就業的機會,也給種葛農戶帶來了實惠,全縣農民因種葛而直接增收6000餘萬元。據有關部門數據反映,葛業特色農業產值占橫峰縣整個農業的比重由五年前的0.42%上升到現在的7%,在2005年,橫峰縣葛業特色農業為農民增收貢獻率超過10%,為橫峰經濟列車的全麵提速增添了強勢後勁。

經濟決定金融,橫峰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合作表明,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促進其健康快速發展、逐步做大做強,既是企業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銀行業金融機構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增強自身盈利能力的重要舉措。隨著中小企業的逐漸發展壯大,企業按時償還貸款,按期結算貸款利息,銀行信貸資金流轉速度加快,既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信貸風險,也給金融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回報。截至2006年6月,全縣金融各項存款餘額達141761萬元;各項貸款餘額達91354萬元,其中小企業貸款總量已突破22087萬元,當年實現盈餘922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4%,不良貸款餘額和比例實現了雙下降,進一步優化了資產質量和信貸結構。

2.2 屏山上的希望星

“高山青草奶,天山擠下來。”這句贛南城鄉百姓再也熟悉不過的廣告詞,道出了“高山”牌牛奶的不凡。然而,誰又能想象,創造這種不凡業績的竟是名不見經傳的屏山牧場上的於都高山青草奶業有限公司。

(1)走上高山放貸款

屏山牧場位於靖石鄉黃沙村的深處,乘車進入山口,“嘩嘩”的泉水催醒了睡眼朦朧的我們,隻見一條依山而上的瀝青小道像一條灰色的絲綢,蜿蜒披掛在整個山莊。山道兩旁,是紅磚砌起的牛棚,牛棚四周綠油油的黑麥草隨風搖曳,耳畔不時傳來“哞哞”的牛叫聲;深山腳下,一棟棟亮白房子層落有致,奶汁醇香陣陣撲鼻,遊客們歡歌笑語,好一幅快樂祥和的山水圖畫。

“傳說中的屏山哪有這般景致?”看到我們的驚訝,前來迎接的屏山牧場董事長葉彩義深有感觸地說:“是於都縣農業銀行幫了我們的大忙!”

1996年5月的一個星期天,時任於都縣物資局副局長的葉彩義會同縣農行副行長邱慶華等信貸組人員,一行五人從靖石圩步行16公裏登上屏山山頂,細致而又深入地考察了這片海拔1300米、麵積50000畝的天然草場。經過雙方三天的可行論證,農業銀行於都縣支行作出了貸款12萬元的決定,隨即葉彩義下吉安去泰和買來23頭肉奶兼用型架子牛。7月9日,請了當地的老,拉的拉,推的推,沿著屏山的“野雞路”,實際上根本沒有路,硬是鑽山林踏山坡,稍不留神便“哧溜溜”地往下滾。他們硬是死拉活推地從山穀將牛弄到山頂,六公裏路程,足足花了6個多小時!其中,有兩頭牛在半山腰實在爬不動了,“呼哧呼哧”地躺在地上吐白沫,看著不行了,隻好又拉下出來,在老家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又拉到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