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怨眼(2 / 2)

世間之氣,種類繁多,陰陽二氣,屍氣,死氣,還有鬼神之氣,妖氣,怨氣等等。

聚氣之地,則就是把規定的氣從外界聚集到一地,作用跟吸鐵石很類似。

例如,專門聚集陰氣的地方,那塊土地就像一塊吸鐵石,而外界的陰氣則就是被吸過去的鐵。

怨眼,則就是聚集怨氣的地方,周圍外界的怨氣,被源源不斷的彙聚到了怨眼之中,久而久之,這處聚氣之地則就變質了。

一開始形成這玩意兒的時候,還能在風水學裏說是聚怨之地,但年頭一久,就完全改變了性質。

世間生靈的怨恨情緒,被這地方都給聚在了一起,源源不絕的從外界被吸入,深埋在地。

不過數年,怨眼中的怨氣就會影響周圍的環境,草木枯萎,普通的活物根本就無法存活,連妖怪邪靈都不敢輕易踏足怨眼所在的地方。

如果妖邪輕易踏足,則會被怨氣衝體,失去理智變作行屍走肉。

據說在明朝,明仁宗朱高熾當政期間,就發現了一處怨眼,處於懷慶府北邊眾多的大山之中,也就是今日河南焦作境內。

(注釋:明仁宗朱高熾,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登基稱帝。)

發現這玩意兒也可以說是巧合,真是挺巧的。

正統九年,朱瞻埈王爺剛從鳳翔府遷至懷陽府,打算與下屬親人在新住處四周遊蕩一番。

(注釋:朱瞻埈,明仁宗第二子,封號靖王。)

可是這一遊蕩,就發現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兒。

懷陽府四周的大山眾多,雲台山更是大名鼎鼎,遊玩的人可是眾多之極。

但這王爺可沒去那兒玩,覺得人多了沒意思,想找點新鮮的。

於是就向下屬打聽,周圍有啥地方沒人去過又有意思的。

那下屬一聽就鬱悶了,沒人去過,咋知道有沒有意思,這問題得多傻v逼的人才能問出來啊?

誰叫人是領導呢?隻能東扯西扯的說了一些地方,甚至有的地方連自己都沒去過。

其中,就說到了懷陽府北邊兒的大山。

那地方山多,而且去過的人少,說不準就有好玩的!

懷著這種想法,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就向著北邊兒的大山出發了。

到了那兒一看,那下屬就愣住了,媽了個逼的這麼多山,得爬哪座山啊?!

轉頭一看,這王爺都有點不耐煩了,連連問著哪座山好玩有意思。

下屬哆哆嗦嗦的亂指了一座山,那山上綠樹紅花春意盎然,就算沒意思,也能看看風景不是?

王爺瞧了瞧,確實挺不錯,於是樂嗬嗬的帶著一幫子人就上了山。

大山之中,風景如畫,微風輕撫如同精美的畫卷一般,這讓王爺很滿意。

爬到了半山腰,大家夥都有點累了,於是席地而坐,拿出東西吃了起來。

吃飽喝足人總會閑得蛋疼,這王爺也跟普通人一樣,吃飽了就愛到處溜達,誰能想到這一溜達差點沒活活嚇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