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四·一二”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工農群眾和革命知識分子。“四·一二”政變後,鄭振鐸為躲避因聯名寫信抗議蔣介石的暴行而可能遭遇的不測,被迫於5月21日乘法國郵船“阿托士”號,從上海出發逃亡到法國、英國等地將近一年半。此次同船的還有陳學昭、徐元度、袁中道、魏兆淇等,除了陳學昭外,其餘三人都是在船上新結識的旅伴。在船上,他們相約把船上的見聞寫成文字,“寄回給親愛的國人和親友”。
鄭振鐸這次旅法途中寫的散文後來被編入1932年7月上海新中國書局出版的散文、雜論集《海燕》,包括《海燕》《離別》《同舟者》《宴之趣》《黃昏的觀前街》等。其中《海燕》曾被選入課本,作者將濃濃的鄉愁訴諸筆端,也將小燕子的可愛靈動、富有人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導讀:
1927年,中國正遭受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國民黨反動派與帝國主義相互勾結,迫害革命者,愛國青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鄭振鐸對祖國一片熱忱,滿腔熱血,為了避開國民黨政府的迫害,到西歐避難。離開自己熱愛的祖國,當然有萬分的不舍,隻能用文字記下此時此刻的離別之情。本文節選了鄭振鐸散文《離別》的第一部分,述說了其與祖國的依依惜別之情。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我倚在高高的船欄上,看著船漸漸地離岸了,船和岸之間的水麵漸漸地寬了,我看著許多親友揮著帽子,揮著手,說著:“再見,再見!”我聽著鞭炮劈劈啪啪地響著,我的眼眶濕潤了,我的眼淚已經滴在眼鏡麵上,鏡麵模糊了。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船慢慢地向前駛著,沿途停著好幾隻灰色和白色的軍艦。不,那不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那是帝國主義的軍艦。
兩岸是黃土和青草,再過去是地平線上幾座小島。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兒似的跳躍不定,水麵上一片金光。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
我不忍離了中國而去,更不忍在這個大時代中放棄自己應做的工作而去。許多親愛的勇士正在用他們的血和汗建造著新的中國,正以滿腔熱情工作著,戰鬥著。我這樣不負責任地離開中國,真是一個罪人!
然而,我終將在這大時代中工作的,我終將為中國而努力,而貢獻我的身、我的心。我離開中國,為的是求得更好的經驗,求得更好的戰鬥的武器。暫別了,暫別了,在各方麵鬥爭著的勇士們,我不久將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們當中來!
當我歸來的時候,我希望這些帝國主義的軍艦都不見了,代替它們的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偉大的中國艦隊。如果它們那時候還沒有退出中國海,還沒有被我們趕出去,那麼,來,勇士們,我將加入你們的隊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驅逐它們,毀滅它們!
這是我的誓言!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
我不忍離了中國而去,更不忍在這大時代中放棄每人應做的工作而去,拋棄了許多親愛的勇士在後麵,他們是正用他們的血建造著新的中國,正在以純摯的熱誠,爭鬥著,奮擊著。我這樣不負責任的離開了中國,我真是一個罪人!
然而我終將在這大時代中工作著的,我終將為中國而努力,而呈獻了我的身、我的心;我別了中國,為的是求更好的經驗,求更好的奮鬥工具。暫別了,暫別了,在各方麵爭鬥著的勇士們,我不久即將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們當中了。
當我歸來時,我希望這些懸著“紅日”的,“藍白紅”的,有“星點紅條”的,“紅藍條交叉著”的一切旗幟的白色灰色的軍艦都已不見了,代替它們的是我們的可愛的懸著我們的旗幟的偉大的艦隊。
如果它們那時還沒有退去中國海,還沒有為我們所消滅,那麼,來,勇士們,我將加入你們的隊中,以更勇猛的力量,去壓迫它們,去毀滅它們!
這是我的誓言!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