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孟岩論兵(1 / 2)

“聖上,要平定麓川,其實不難!”孟岩上前一步大膽道。

“哦,孟愛卿有何良策?”朱祁鎮眼睛一亮,詢問道。

“思發任貪婪,好殺,而且多疑,隻要派人聯絡他的部將,許諾官職財物,必定可以離間其關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除掉思發任,或者令其部屬失和,便可各個擊破!”孟岩大聲道。

“孟大人所言,方法雖好,可操作起來並不容易!”王振道。

“王公公,下官也看過一些有關麓川的戰報,我們十幾萬大軍,裝備精銳,可為什麼卻被對手隻有幾千人牽著鼻子走,甚至打一敗塗地?”孟岩道。

“孟愛卿,你知道原因?”朱祁鎮來了興趣道。

“小臣沒有去過麓川,也不敢妄言,但有幾點想法,或許正是原因所在!”孟岩可不敢把話說滿了,雖然他知道麓川那個地方的環境,但畢竟時代不同,實際情況他也沒見到。

“愛卿說說看!”

“第一,麓川不是平原,崇山峻嶺,地形複雜,後勤補給耗費巨大,給朝廷造成很大的負擔,第二,麓川之民,民智不開,老百姓並不信任王師,反而會在土官的蠱惑下,跟王師作對,所以,王師的不僅僅得不到當地百姓的幫助,反而要提防他們,他們可為兵,可為民,實在難以區分,加上前線將領部分好壞,亂殺一氣,造成嚴重的對立,大軍進入,我們的變成了瞎子,對手則對我們的動靜了如指掌,焉能不敗?第三,戰法老舊,不思改進……”

孟岩一口氣說了七八條,看到皇帝、郭怒還有王振三人都有些驚呆的模樣。

他意識到自己說的有些過了,因為有些東西夾雜了前世的死活,在這個時代是非常新穎的。

再說下去,他怕把皇帝給嚇著了!

在孟岩看來,要平定麓川之亂,是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主要是民心的爭奪!

就算朝廷大軍真的踏平了麓川,不能贏得當地民眾之心,日後還不會平靜。

而且明朝的羈縻政策,任用當地土官自治,還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雖然開始很有效果,但是如果碰到有野心的,擁兵自立,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勢必會嚴重的拖累朝廷。

而且朝廷還要防備這些土司,要駐軍,糧草和軍費都是極大的負擔。

大明朝的軍製一開始頂層的設計是不錯的,在唐朝的府兵製上做出了一些改進,但是願望是好的,執行起來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

老朱是造反起家的,最怕的就是別人造他老朱家的反了,所以把規矩定的死死的。

這樣一來,死守規矩的永無出頭之日,不守規矩的反倒一個個飛黃騰達。

“孟愛卿,如果讓你去平定麓川,你需要多少兵馬?”朱祁鎮問道。

“這……”孟岩愣住了。

“孟岩,聖上問你,你照實說,大膽說就是了!”郭怒沉聲說道。

孟岩豎起三根手指頭:“三千人!”

“三千人!”朱祁鎮和王振都瞪大眼睛,就連郭怒都有些不解的朝孟岩投過去詢問的眼神。

原以為孟岩會說三萬人呢,沒想到隻是三千人!

其實孟岩想說的是“三百人”來著,可是他怕嚇著朱祁鎮了,將數字擴大了十倍。

“聖上,平定麓川要不了那麼多人,思發任手下能有五千精銳就不錯了,而對付這五千人,我大明隻需三千將士就足夠了!”孟岩道。

“好,好一個三千將士,好一個孟岩,朕就喜歡你這樣的!”朱祁鎮大為興奮。

“主子,照孟大人這麼說,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定西伯蔣貴等人征討麓川數年,犧牲數萬人,朝廷做錯了,耗費數百萬錢糧都白花了?”王振陰測測道。

王振這話是誅心之言,如果孟岩的話從這座大殿傳到西南,傳到那些驕兵悍將耳朵裏,恐怕要不了多久,這些驕兵悍將的參劾的孟岩的折子會用六百裏加急送京城了。

還有朱祁鎮這皇帝聽了也不會舒服吧,征討麓川的決定也是他拍板的。

孟岩這麼一說,豈不是說他這個皇帝做出的決定是錯誤的了?

作為皇帝,就算是錯了,也不會承認,也不能承認,聖明的天子是不會犯錯誤的!

換做一個心胸狹隘的皇帝,聽了王振的話,怕是立刻臉就要黑了,但,朱祁鎮不是。

如果他真是一個心胸狹隘的皇帝,就不會有曆史上那個主動廢除“人殉”這個殘忍的製度,給曆史留下一道人性的光輝了。

孟岩知道,有些話你怎麼說,都不能把話說圓滿了,畢竟如果一個人對你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好是壞。

王振是敵人,從孟岩踏入大明,踏入這個時代,這個關係就已經無法逆轉了!

何況,孟岩的為人和原則,都注定不可能跟王振這樣一個貪婪自私人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