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京城煤商大會召開(1 / 3)

“熱烈慶祝京城煤商大會召開!”

臘月初六,鬆鶴樓前,掛起了一道長長的紅綢標語。

“這誰想這注意?”

“誰知道呢,挺新鮮的……”

“諸位對不住了,今天鬆鶴樓不對外營業。”鬆鶴樓的夥計們都穿上了一水的新衣服,胸口還別著紅綢帶子,上麵也寫著字兒呢。

“乘興而來,賓至如歸!”

雖然有些不倫不類,對粗通一些筆墨的煤老板而言,看上起讓人覺得還是很舒服的。

“江掌櫃的來了,裏麵請!”薑峰親自站在門口迎接參加大會的掌櫃。

“薑掌櫃的,一點兒心意,請笑納!”

“客氣了,客氣了,請進!”

……

經過精心的挑選,孟岩選擇了向京城的三十六家有實力的煤炭行發去了邀請。

但是最後確定出席的隻有十四家,還有一些小的煤炭行表示想要參加!

最後孟岩再從中挑選了六家實力相對不錯的煤炭行。

這樣加上孟氏煤炭行,出席第一屆京城煤商大會的煤炭行就有二十一家!

至於那些受邀沒有出席的,或者還在猶豫觀望的,他們究竟心裏想些什麼,孟岩並不想管,也管不了!

孟岩計算了一下,就憑現在的二十一家煤炭行加上一些願意加入進來的小煤炭行,所掌握的煤炭供應量約占據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市場份額!

雖然還有百分之七十不在其中,但已經足夠形成一個共同進退的價格聯盟。

隻要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不聯合起來,他們這個聯盟將會成為京城最大的商業聯盟。

主導煤炭開采以及煤炭價格,將會對西山的煤炭開采以及煤炭價格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當然,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那就是開采許可的問題!

朝廷對煤礦的開采其實一開始是持反對態度的,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風水的問題。

擔心開采煤礦會對京城的風水格局產生巨大影響,不利於大明王朝的傳承。

這一點這個時代的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是深信不疑的。

但如果不開采西山煤礦做為燃料的話,那要不了多久京城周圍的青山綠水就會變成光禿禿的了!

這是個嚴重的現實問題!

所以,即使朝廷明文不允許開采,但還是不得不不開采,不采怎麼辦,京城百萬老百姓的生活燃料從何而來?

所以朝廷采取了默許的態度,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開采的煤窯必須找一個有勢力的靠山,否則,朝廷那一天政策變了,那這些煤窯老板可就倒黴了。

西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煤窯背後都有京城的王侯權貴的背景,剩下的百分之十,那都是一些不要命的人,隨便找個地方,挖幾下下去,挖到煤,就繼續挖,挖不到就換一個地方!

此外,朝廷還在西山設立煤稅監,這也算是半公開化的允許開采煤炭,這些煤稅監全部都是由宦官充任,他們的目的就是給皇帝斂財,以供皇帝揮霍。

當然,再為皇帝斂財的同時,他們也不忘撈錢,煤炭的價格有一半兒其實就是因為這些煤稅監給堆上來的。

如果不要交高額的煤稅,煤炭的價格至少可以整體下降三分之一。

一斤米一斤炭,這價格貴的簡直離譜!

因為這種粗放式毫無管理的開采,挖煤工人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經常發生事故,挖到一半坍塌的,被埋的,爆炸的!

每年都有大量挖煤工人傷亡!

煤窯設計粗糙,幾乎沒有任何安全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