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屋裏這麼冷,您怎麼不生個爐子?”於欣驚訝的問道,天氣酷寒,於謙的書房內,居然連取暖的爐子都沒生一個。
“京城的煤炭太貴了,這不是還沒到天黑嘛,省著點兒用。”於謙道。
“爹,您的身體要緊,還是把爐子生起來吧。”於欣勸說道。
“好吧,爹就聽你的,把爐子生起來?”於謙不認拂了女兒的一片心意,點頭同意了。
父女倆一個生火,一個添柴,很快,就把炭爐給燒起來了,屋子裏的溫度頓時上升了不少。
“爹,我給您把茶換了吧?”
“嗯。”
“爹看什麼書呢?”於欣給父親沏上一杯熱茶,遞了過來問道。
“《道德經》。”於謙笑笑道。
“爹怎麼看上《道德經》了?”於欣訝然問道。
“爹怎麼就不能看《道德經》了?”於謙嘿嘿一笑,覺得於欣的問題很有意思。
“爹精通儒家經典,卻推崇的是法家的治國理念,而《道德經》為老子所著,無為而治,這跟法家治國理念是相衝的。”於欣道。
“欣兒,這你就不懂,儒家學說勝在教化,導人向善,明事理,懂是非,主要是個人的修養,法家之學那是一種秩序,一個國家,光有個人的道德修養是不夠的,必須有一套讓人遵循的秩序,而老子的無為而治,並不是說放任不管,任其自身自滅,而是直指人心,這是告訴當政者,一切要以百姓為先,這是為官者的一種心態,無論是儒家,法家還是道家,最終的目的都是達到天人合一,天地和諧。”於謙解釋道。
“爹學問深厚,欣兒受教了。”於欣盈盈一下拜道。
“這都是最基本的道理,不過,說出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多了!”於謙道。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爹,女兒說的對嗎?”
“《尚書》雲:民為邦本,本固君寧……”
“老爺,小姐……”
“是小紅這個丫頭,進來吧!”於謙嘿嘿一笑,父女倆本想切磋一下學問的,還是讓小紅給攪了。
“老爺,小姐,孟大人來訪!”小紅進來後,規規矩矩的給於謙和於欣行了禮後道。
“哪個孟大人?”於謙一愣,自己再京中的好友同僚之中並無一個姓孟的呀。
“爹,女兒跟您提過,是錦衣衛的孟岩孟大哥!”於欣麵露一絲喜色道。
“是他,欣兒,他跟你?”於謙愣住了,這個孟岩跟自己女兒有什麼關係?
於謙雖然回來有幾天了,但要麼去兵部公幹,要麼就是走訪朋友,待在家中的時間並不多。
不過,他對“孟岩”這個名字還不算陌生,因為他已經從很多京城的同僚口中多次聽到過,而且對此人的事跡也是知道不少。
但是,這麼一個京城的大名人,居然跟自己的女兒關係匪淺,他居然一直蒙在鼓裏?這豈不讓他感到萬分吃驚?
“爹,女人一直想對您說的,可您一直都沒有時間,所以……”於欣略帶羞澀道。
於謙雖然不算是情場高手,可他也算是過來人,從女兒這臉上嬌羞的表情,他一個做父親的豈能看不出一絲端倪來?
隻是他心中暗歎,要不是於欣自幼生病,且大夫斷定她命不長,恐怕此刻早已嫁人生子了。
想起這個,他就覺得內心愧疚不已,凡是於欣喜歡的事情,隻要是不太出格,他都不幹涉。
“算了,回頭再說吧,咱們見一見這個孟大人。”於謙點了點頭,這個時候可不能把人一直晾在門外,等他聽完於欣的解釋以後再見人呢,那樣太失禮貌了。
“爹,孟大人對女兒有恩,您待會兒說話可別太嚴厲了!”於欣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