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聞獨醉終於從南方趕了回來,老人辛苦奔波了一年,終於將孟岩需要的東西都采買的差不多了。
因為怕太招搖,所有的船隻全部都是從海上過來的,大船近二十艘,還有四五十條小船,還好,這一路上風平浪靜,連海盜都沒遇到一。
主要是聞獨醉在南京招募了大量熟悉海上航行的水手。
這些人原本是跟著“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回來之後,朝廷雖然安置了,可他們還是習慣了海上的生活。
還有很多空置的大船,基本上都荒廢了,聞獨醉一邊在南京招募水手,一邊出錢修複這些海船。
就拚湊了這樣一支船隊!
有錦衣衛的關係,加上“三寶”太監過去的那些僚屬的幫忙,一切自然暢通無阻。
但這花錢也就海了去了,還好,孟岩得了落梅山莊的數百年的積蓄。
有了這筆錢,才算是填了這個窟窿。
這支隊伍已經十分龐大,已經有五千人的規模,還都配備了武器,戰鬥力恐怕已經不輸給大明水師了。
這樣一支隊伍,孟岩自然不能讓他被朝廷察覺到,而聞獨醉在南京的時候也做了些遮掩,人數少報了一半。
水師作戰,非專業將領不可。
孟岩幾經考慮,將這支海上力量放在金州左衛的鐵山島,在島上修築房屋以及港口碼頭。
海軍是吞金怪獸,孟岩眼下財力也不是太寬裕,隻能先維持這支隊伍的日常開銷以及訓練。
並且,有計劃的從福建、浙江沿海遷移一些願意過去的漁民。
一旦有事,這支海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大沽口接應在京的所有人等登船離開。
這是孟岩做的最壞的打算,也是最後一步棋。
聞獨醉是很有商業頭腦的,他帶回來的物資,除了一部分是孟岩需要的,大部分都是江南的特產,北方沒有的東西。
這些物品,要走走陸路的,沒有兩三月到不了京城,而且路費昂貴,雜七雜八的路費和稅費下來。
一袋米都能翻上好兩三倍的價錢,何況這些稀罕東西呢?
聞獨醉走海路,海上沒有關卡,稅收也不多,賺的自然就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手裏有一條熟悉的航道。
賺錢了,自然眼紅了,孟岩也知道,如果自己吃獨食的話,肯定會被群起而攻之。
當你沒有能力抗衡這些的時候,隻能帶著大家一起玩了。
皇帝肯定是少不了的。
然後是勳貴子弟,什麼王爺,國公的……
這是一個巨大的利益同盟。
至於王振之類的東廠宦官之流,孟岩是不會跟他們有任何的合作的。
這些人自然是恨他入骨。
可也沒辦法,誰讓皇帝跟孟岩是捆綁在一起的呢,皇帝貌似還是大股東。
該交的的稅孟岩一分不少,實際上大明的稅不高,隻不過層層盤剝太厲害了。
這盤剝的錢比稅多幾倍甚至十幾倍了。
而孟岩走的是海路,這些路上的關卡隻能是望洋興歎了,難不成你還有本事在大海上設關卡不成?
再說大海上又沒有路,看到你,我可以繞過去,要打,人家船隊可是全副武裝的。
皇帝賺了錢,宮裏的用度不愁了,朝廷的稅收似乎也沒有損失,還有增加。
這樣的好事兒哪兒去找?
皇帝對孟岩更加信任了,想給他官複原職,可孟岩自己卻堅持不受。
理由很簡單,自己還年輕,需要沉澱一下,還有風頭出大了,總會有人嫉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