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下,紙媒如何做好自己
刊首快語
作者:丁曦林
當下,紙媒與網媒的關係被各方演繹得格外錯亂。一方麵,紙媒在網媒的衝擊下,日子難安,餐盤裏的奶酪隨時有被奪之虞,有關“紙媒即將消亡”的論調不絕於耳;另一方麵,許多紙媒赤著腳追趕新媒體技術運用,賺了吆喝卻賺不了真金白銀,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
究竟怎麼看待這類現象?現實中,兩個“標本”比較典型。
一個來自財新,他們在2009年經曆了震動業內的“出走”事件後提出曆史性的轉型,即新成立的財新不再單純是一家財經雜誌社,而是全媒體公司。人們看到,財新一開始就拉開架勢構築新的版圖,財新網、財新家、財新會議、財新培訓、財新圖書,凡是能想到的傳媒業務幾乎都囊括了。事實上,三年多來,他們在奔向全媒體的道路上走得格外艱辛。
另一個來自三聯,早在1996年就有過對新媒體探討的《三聯生活周刊》,經過十餘年醞釀,在2009年布局落子,據說是“因為那個時候基本看清了移動互聯網成為趨勢,像平板電腦、大屏手機、網絡環境、行為習慣,基本上已經成型”。三聯的新媒體中心獨立運營、獨立核算,由此坐上了移動互聯網的快車。但三年後的今天,其主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全媒體是一個很可怕的概念,一個人再有能量,即便是全能的人,他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很多的事。他明確表示《三聯生活周刊》不會做全媒體。
其實,無所謂誰對誰錯,紙媒應對新形勢選擇怎樣的發展戰略,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唯一模式,都必須考量各自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況,從實際出發,做好自己。
作為一份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聞性周刊,《新民周刊》製定的新媒體發展戰略,概括起來是六個字:“走小步,不停步”。前幾年,在“誰投入誰先死”的試水期,為節省投入,我們非獨家授權若幹擁有技術優勢的專業公司嚐試移動網絡推廣,既獲取一定的授權保底費,也讓《新民周刊》在網絡以及移動網絡終端實現“無處不在”。自2011年起,我們逐步收縮對外授權,自己組建“小部隊”打造iPad、iPhone產品,同時加強官方微博、官方網站建設。如今,《新民周刊》不僅是一份綜合性新聞雜誌,也在各大移動平台全麵上線,根據不同終端的閱讀體驗,呈現著豐富多彩的內容,所有內容既符合各自要求,也服務於整體品牌。這麼做,投入顯然增加了許多,直接收益卻遜色於間接收益。與許多報刊的際遇一樣,動輒數萬的網絡點擊,微博上數十萬上百萬粉絲的傳播,以及免費iPad、iPhone產品被大量下載,目前有沒有轉換成可觀的廣告收入和發行收入?極少!
紙媒向網媒拓展要不要做?大方向是肯定的。但我認為,技術演變迅疾,微博、微信、信息客戶端等層出不窮,意味著技術還有無限可能。對於紙媒人而言,一味地追趕技術運用,可能連係鞋帶的時間也丟失了。未來媒體介質再怎麼變化,高效的資源配置仍舊是做內容的工作交給做內容的,做技術的工作交給做技術的。而不管紙媒還是網媒,內容是否高質量、是否有足夠吸引力,始終是媒體贏得發展的不二法則。
因此,我主張,新媒體環境下,紙媒人大可不必焦慮於技術變化。所謂“走小步,不停步”,主要還是做好自己的強項,適當涉足新媒體是為了將精心策劃、采寫的內容運用更多手段傳播出去,積極推廣和提升整體品牌價值,同時也為未來的發展模式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