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到了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癸亥,景泰皇帝因疾不起,遂罷朝賀,景泰八年正月初,景泰帝突然病重,皇儲的問題再次擺上桌麵。眾大臣紛紛提出請建太子,景泰皇帝不允,說:“偶有寒疾,十七日當早朝。”眾大臣欲十七日上朝再議請建太子。
時序更迭,風水輪換,正在南宮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鎮得到宮內傳出的消息,經過精心策劃,抓住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宮廷政變,於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這一夜,爆發了奪門之變,一舉複辟成功。朱祁鎮重登帝位,迫不及待地將景泰八年改為天順元年。改年號為“天順”以示吉利,順從天意,或天意使然。
朱祁鎮重戴皇冠後,將病重的弟弟景泰帝朱祁鈺貶為郕王,解了心頭之恨,他在廢景泰帝為成王的製諭中雲:
(祁鈺)敗壞綱常,變亂彝典,縱肆淫酗,信任奸臣,毀奉天傍殿,建宮以居妖妓,便殿受戒,以禮胡僧,濫賞妄費而無輕,貪征暴飲而無藝,府藏空虛,海內窮困,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怒。上天震威,屢垂明象,祁鈺恬不知省,拒諫飾非,造罪愈甚,既絕其子,又殃其穿......
而朱祁鈺則於一月後薨逝,享年二十九歲。其眾妃嬪除被廢皇後外全部殉葬.以王爺禮葬於景泰陵。這是後話,按下不提。
卻說朱祁鎮奪門之變成功,朱祁鎮“複正大位”,於天順元年朱祁鎮複立朱見濬為皇太子,改名為朱見深。東宮之位又天經地義地落在朱見深的頭上。“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朱見深實現了人生轉機關鍵的一步,同時母以子貴,皇太子生母周妃也同時晉封為皇貴妃。
朱見深重入東宮,他的人生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二十九歲的萬貞兒又隨著朱見深的浮起,穩穩當當地陪同朱見深由沂王府搬進了太子府。
時間象一把鋒利的挫刀,把十歲的朱見深由當初懵懂無知的孩童打磨成了一位翩翩少年,然而萬貞兒也被無情的歲月打磨成了花季不再地一個中年女人。
如果說萬貞兒在沂王府象母雞護幼雛似得看護朱見深,隻是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處世原則和女人天生的母愛外,至少受到周皇妃及太後賞識和封賞也就心滿意足了,現在朱見深複立為皇太子,是儲君,這意味著什麼?如此淺顯的道理,在聰穎的萬貞兒心裏是不言而明的,她的一顆心開始有了躁動,那種躁動雖然是最纖細的,最微弱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運的改變,它也隨之而增強。
那是豔陽高照的一天早上,皇太子朱見深在被窩裏,磨磨蹭蹭地就是不肯起床穿衣服,萬貞兒像往常一樣照顧太子的起居,又進來催促,朱見深看見萬貞兒生氣了,隻好哭喪著臉,訥訥羞於出口,說道:“我尿、尿炕了!”
萬貞兒帶著一絲嗔怪笑著說道:“太子爺長出息了,都10歲了又學會尿炕了!真有能耐!快起來,我好收拾收拾。”說著服侍太子穿衣服起床。......突然!她大吃一驚,“哎呀!......”
欲知所為何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