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次:儲君皇太子朱見深及眾大臣忙忙碌碌正籌備登基大典。)
且說當時社會風氣,佛教、道教、禪教等等繁習,香火極盛,廟寺林立,庵堂遍布,街上披袈裟,穿道袍者摩肩接踵,倘若“內急”想尋個方便之處,甚難!找個道場拜神求簽,極易!
在紫禁城西北方向,有一處庵堂,青磚黛瓦與綠樹翠竹相互掩映,倒也十分幽靜安謐。日出之前,晨曦似紗,縹縹渺渺,朦朧間,聞誦經聲聲,空氣中回蕩著一股股神氣;倍顯心曠神怡,夕陽西墜,流雲飛彩,紅紅火火,晚霞中聽木魚輕敲,人象在仙境一般,頓覺脫胎換骨。
提起這座庵堂,人們傳說並非當年舊物,早在金代,這兒叫“大都”,就有庵堂,後毀於雷電之災,一部分坍塌,但堂基完好無損,人們常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故每年祭祀拜神,求簽斷吉凶,占卜問禍福者絡繹不絕。
到了永樂十五年,民間有誌之士借朝廷修建北京宮殿之機,募捐斂財打算在庵堂舊址重修庵堂,永樂帝為了籠絡人心,命工部派工資助,於是才有了這座庵堂,起名叫“鳳仙庵”。究竟是否確鑿,已無從考證。
隻知道這庵堂的女庵主,多年在此吃齋念佛,她是由哪位高人派遣,從何而來?年庚幾何?無人知曉,從此人的長相模樣來看,約四十歲上下。
因這裏距離紫禁城不太遠,當初重建庵堂承蒙皇上恩澤,宮中達官貴人,主子丫環也常涉足此地,庵堂一視同仁。
汪直騎馬來到庵堂後邊小門,將馬栓在樹上,順著西邊庵牆來到庵堂正門,隻見庵堂門上貼著一幅對聯:
畫虎畫皮亦畫骨
知人知麵也知心
一進庵堂門,便傳來信女們敲木魚誦經之聲,有負責迎接香客的小尼姑帶汪直焚香禮拜,禱告畢,來到一側房間裏,女庵主持戒珠、拂塵見禮寒喧已畢,屏退左右,汪直操著一口娘娘腔,說道:“皇上駕崩了,太子爺登基指日可待,萬貞兒高興地又拍巴掌又蹦高!能不高興呀,可福無雙至,好事不成雙,這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新皇後冊封,不是她萬貞兒,而是另有其人。她萬貞兒是王八掉在灶坑裏——又窩火又憋氣!她呀!這些日子坐立不安,象熱鍋上的螞蟻。”他又指著自己的嘴唇,說:“看看,連我也急得嘴唇上起了一圈潦泡!嘖嘖嘖……”
庵主說道:“是呀!以後新皇後位居中宮,不買她萬貞兒的賬,日後是福是禍難以預料呀!”
汪直也說道:“誰說不是來著!在這緊要關頭,灑家料到她必來向庵主討教!”
庵主啞然一笑,說道:“屎到了屁股門才找茅坑!”她看了一眼汪直,問:“她一準兒能來?”
汪直十分肯定地說:“一準兒能來!”他手指著庵堂說:“身處雲天佛國地,何求南海菩陀山?更何況庵主名聲遠播!觀其人知其深淺,觀其事知其因果!”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封信給庵主,庵主抽出信箋略為看了看,汪直用眼的餘光窺望庵主,庵主頷首微笑,說道:“公公這是明幫萬貞兒,暗地裏為自個兒鋪路搭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