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頁繁華
文學作品
作者:智慧
作者簡介:智慧,女,籍貫:山西省,學校:陝西科技大學,學院:外國語與傳播學院,專業:廣播電視編導。
那是一個盛大的王朝。鋪天蓋地的牡丹在耀眼的陽光下閃著肆虐的光。名喚大唐的國度更像是一個夢。因為我不過是一個塞外的農家子,整日漫遊於高山碧草,酣暢於白雲藍天,日子自有另一番情趣。
當我長至七歲這年,我的生命被徹底改寫了。當日,時值七月,關外正是酷暑難耐。太陽毫不吝嗇甚至有些過分爽快地奉獻著它的能量,致使村莊外的漫漫黃沙像是被烤熟一樣泛著隱隱發紅的光。我焦慮地躺在樹蔭下的草席上,隱約覺得這裏的最後一片綠色也即將被碩大的太陽如數吸走。太陽終於落山了,我翻起身,牽著牛慵懶地漫步在夕陽下,繼續我無所事事的荒誕夢境。忽然我聽到了一聲哀嚎,夾雜著獨自麵對殘酷現實的無力與不願如此束手就擒的憤恨。我尋聲而去,看到了因嚴重脫水而奄奄一息的長者和撲在他身上因饑渴與悲傷而麵色慘白的少年。那少年像一隻落魄的獸。我盡力地將長者拖上牛背,攙著少年,熟悉地走過錯雜的小路,趕著回家。而這一路也伴隨著少年幾近絕望的“救救家父”。
父母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對於不速之客依舊盡力救助。在七個晝夜的昏迷後,老者終於醒來。感恩戴德自不必說。之後長者威嚴的臉上多了幾分肅穆。他說,我本汾州司馬王處廉,因官剛正不阿,得罪朝中權貴而被流放於此。奈何驕陽似火,體力不支而暈厥黃沙之中,幸得公子相救,得以殘喘。又有誰能想得到這一句恩人背負了多少曆史的重托與欣慰。
至此,王氏父子在這裏安身立命,而唯一不同於先前的就是村裏多了朗朗的讀書聲。王處廉滿腹經綸,他傾盡所有地將他的才學授予他的兒子王維和我。而我們也不負他所望,學有所成,而知道得越多就越讓我心潮翻湧。每次聽到長安,我的眼裏都會閃爍著星辰般的光芒,他說我遲早會離開這片土地,隻是希望能在汙濁的世俗中依舊清清白白。所以為我改名,今後就單名一個白字!
時間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流逝著。我和王維就這樣從兩個整日嬉戲打鬧的小孩兒成長為可以吟詩作畫、執筆豪飲、撫琴對弈的翩翩公子。那日,我又看見手執羌笛的王維。當靄靄晨霧慢慢濃成天際最後一抹雲彩時,他才幽幽地轉身黯然長歎。已經是第五日,自從他父親因風寒而故,他便日日立於此處,搖首東南,他說那是長安的方向。我心疼這個古雅如幽蘭的男子,便不顧一切地踏上了荒煙蔓草的古道,尋找心心念念的人間天堂。
紛繁嘈雜、車水馬龍、光怪陸離,是長安給我的印象。相比於我,王維顯得平靜泰然。他隻是麵無表情地捧著父親的骨灰,穿梭於表情複雜的各色人等。很快,我們找到了王維父親的舊友,王維是他的遠房表親,但似乎在極力扯清和王處廉的關係。我們一再請求他能舉薦,他卻隻是草草應承。不過,君王愛才,於太真觀設下牡丹詩會,一展風韻。於天子麾下,我縱酒高歌:名花傾城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伴著王維哀婉纏綿的琴聲,讓滿座高朋無不汗顏。君王更是恩寵有加,賜酒之後,更是當麵賞官:翰林供奉。我們一廂情願的以為這往後的日子便是一片坦途。隻是太多時候,我們誰都無法抗拒現實背後那隻翻雲覆雨的手。這世事更像是一盤棋,繞轉千回,也預料不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