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西遊記》中的韻文(1 / 3)

試析《西遊記》中的韻文

文學評論

作者:張彥紅

摘 要:在中國古典小說中,一般穿插大量韻文。《西遊記》的韻文更是數不勝數,是我國古典小說中韻文數量較多的一部小說。本文主要以《西遊記》中人物自敘和打鬥場麵的韻文為例,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並探討其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西遊記》;韻文;人物自敘;打鬥場麵

作者簡介:張彥紅(1986-)漢族,籍貫:河南駐馬店,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古代文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明清小說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4-0-02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那就是在行文中穿插大量韻文。《西遊記》1與我國其他古典小說一樣,裏麵也有大量的韻文,其中《西遊記》是最多的,將韻文與小說內容結合在一起,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個傳統,本文著重分析《西遊記》中人物自敘與打鬥場麵的韻文在行文中的作用,並探討其產生的原因。

《西遊記》中人物眾多,玉帝眾仙、佛主眾僧、人間帝王及百姓,還有西天路上的妖魔鬼怪,在人物初次相見,或是戰鬥之前,都有一個麵對他人問話,自我答敘的場麵,這些場麵在《西遊記》中有很多,有些是人物對自己的誇耀,有的是對自己所持寶物的誇耀。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自敘是最多的,如第十七回,孫悟空向黑熊精自誇道:“我兒子,你站穩著,仔細聽了!我:自小神通手段高,隨風變化逞英豪。養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輪回把命逃。一點誠心曾訪道,靈台山上采藥苗。那山有個老仙長,壽年十萬八千高。老孫拜他為師父,指我長生路一條。他說身內有丹藥,外邊采取枉徒勞。得傳大品天仙訣,若無根本實難熬。回光內照寧心坐,身中日月坎離交。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返老還童容易得,超凡入聖路非遙。三年無漏成仙體,刀砍錘敲不得壞,又教雷打火來燒。老孫其實有手段,全然不怕半分毫。送在老君爐裏煉,六丁神火慢煎熬。日滿開爐我跳出,手持鐵棒繞天跑。縱橫到處無遮擋,三十三天鬧一遭。我佛如來施法力,五行山壓老孫腰。整整壓該五百載,幸逢三藏出唐朝。吾今皈正西方去,轉上雷音見玉毫。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曆代馳名第一妖!”

韻文一共六十四句,敘述孫悟空從出生到學仙修道,從初次上天到大鬧天宮最後被壓倒五行山下的英雄事跡。悟空非常熱衷於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光榮曆史,在《西遊記》中,除了孫悟空向黑熊精介紹自己那次,在其他回目中,如第三十五回、第五十二、第六十三回、第六十七回、第七十一回、第八十六回等,都有孫悟空的自敘韻文,這些唱詞都是以七言為主,韻文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隻有個別的韻文有些許不同,如第三十五回“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與第六十三回“老孫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間水簾洞”,內容就基本相同。

雖然在內容上變化不大,但每次唱詞都有其作用。第十七回孫悟空的自敘是他拜唐僧為師,從五行山解脫後的第一次揚眉吐氣的唱誦,並且不改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自負,“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曆代馳名第一妖!”態度何等的狂,語氣何等的傲,在這狂傲之中顯出孫悟空的自信與樂觀,同時也在心理使黑熊精受挫。麵對妖怪,悟空擺出的是一副自高自大的氣勢,而在麵對凡人的質疑時,孫悟空的語氣則要弱一些,如第六十七回,老者看悟空“骨撾臉,磕額頭,塌鼻子,凹頡腮,毛眼毛睛,癆病鬼,不知高低,尖著個嘴,”認為他其貌不揚,看不起他,悟空則向老者介紹自己的本領,老者聽了孫悟空這番敘述,忙把他們請進屋,側麵譏諷了世人的以貌取人。同時在情節結構上,為下文的孫悟空捉妖做鋪墊。第十九回豬八戒的自敘與第二十二回沙僧的自敘,有一點小小的自豪,但卻沒有孫悟空那樣的自大,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豬八戒的自敘中,說自己“貪歡愛懶,一生混沌,亂性迷心”,從這些敘述中可知八戒好吃懶做的性格,而且後麵的故事發展過程中,非常突出的顯示出了八戒的這種性格特點;沙僧說自己“沿地雲遊數十遭,到處閑行百餘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開大道金光亮”,可見沙僧對於所追求的事情,是鍥而不舍的,沙僧在西行路上默默做事情,是取經事業的堅定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