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提高高中曆史教學質量(1 / 2)

如何提高高中曆史教學質量

教育論叢

作者:欣汝華

摘 要:曆史是已經成為事實的過去事件,曆史和現實以及未來是有著深刻的內在關聯,通過對曆史的分析必然對現實及未來產生深遠影響。高中作為鏈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紐帶,曆史的學習對提高學生今後的整個知識體係以及培養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曆史學科的學習對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以史為鑒”,通過與學生一起分析曆史事件對社會所帶來的影響,培養學生正確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從高中曆史教學的角度分析如何在高中解決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轉變理念;情景模擬;和諧課堂

作者簡介:欣汝華(1972.2-),男,江蘇省金湖縣第二中學,中學一級,中學曆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01

隨著國家新的教育發展規劃的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在整個教學工作中的地位將更加重要,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教育的環境在不斷地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另外高考仍舊是對整個高中教學產生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曆史在高中的所有課程中一般被稱之為“副科”,換言之就是曆史的地位無法和語數外這三門課程相比,所以在學校的資源投放、師資力量、社會關注度等方麵都是相對比較薄弱的,進而導致曆史在部分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也是相對較低,如何改變曆史目前所處的地位?如何讓曆史教學能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如何讓曆史的教學質量得到質的提高?是高中曆史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

目前,隨著教育製度的改革,隨著社會觀念的變化,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高中曆史教學迎來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機遇,作為一名從事高中曆史教學工作多年的教師,深感肩上責任重大,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麵提高高中曆史教學的質量。

一、轉變曆史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先生的這句話生動形象的總結了教育的本質。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符合社會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全麵反正的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曆史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基礎學科,應該將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曆史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教學的理念。高中曆史教學作為初中曆史教學和大學曆史教學的中間環節,對整個學生的曆史知識的學習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高中曆史教師更應自覺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論,更新育人觀念,要牢固樹立起曆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曆史教學過程應該體現人文關懷,以有利於健全學生的人格品性的發展來指導高中曆史教學工作,而不應把學生訓練成考試的“機器”和裝知識的“容器”。

實踐證明:同樣的教學內容,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效果會大不一樣。高中曆史教學應該有敢於革新現行教學方法的精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變化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課堂討論、多媒體等教學方法,切忌“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堂課”。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不要片麵的刻意的追求答案的標準化,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尊重學生的觀點,對學生的自我見解進行分析指點。隻有具有較強發散思維能力的學生才能釋放出更多的智慧,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成果,這樣才能使課堂的效果達到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