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時代高校商業攝影教學的改革
教育論叢
作者:顏佐寧
摘 要:隨著數碼攝影技術的普及,商業攝影已經成為現代商業社會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的生活也因之添色添彩。隨著技術的更新,攝影相關產品的更新換代的頻率也較快,這就致使人們無法及時受惠於新技術,反而因為不了解,在操作上多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開展高校數碼攝影教學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現階段,許多高校都已經開展了商業攝影的課程教學,但相關條件比較落後,高校商業攝影的教學需要作出相應的改革,以此來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關鍵詞:數碼時代;商業攝影;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01
一、商業攝影及攝影教育的發展簡史
攝影發明的初期,英國最早出現了把攝影技術具備的複製功能應用在商業活動中,而後,在1856年,美國的《紐約論壇報》第一次刊登了商業攝影廣告。19世紀末期,網版印刷的發明提高了照片的畫麵品質。廣告代理機構的日益成熟,使得商業攝影有了長足發展。
一戰後,西方工業國家日漸向消費型社會演變。商業攝影更為廣泛普及。進入20世紀40年代,世界各個國家地區出現了大批以商業攝影為媒介的主題雜誌,傳統藝術也受到新觀念的衝擊,商業攝影在技術上有諸多突破。
40-50年代,商業攝影緊隨時代腳步擺脫戰爭陰影走向光明,經濟複蘇,科技水平得以提高。廣告產業的發展,促使商業攝影成為一門獨立行業。
20世紀80-90年代,數碼攝影在廣告領域的應用和普及,是一次革命性的技術更新,大大加強了商業攝影的視覺衝擊力和感召性。
我國的商業攝影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舊上海,具諸多形式,盛極一時。
而後,經曆了波折的年代,在新中國改革開放後商業攝影逐步發展。80年代,國家輕工業部和經貿部在北京開辦了商業廣告攝影培訓班,為新中國第一次係統性地培養了商業攝影人才。
2005年,在杭州成立了中國攝影家協會和中國廣告協會,為攝影教育和商業攝影的進一步推廣墊底了基礎。
近年來,我國高校攝影教育迅速成長。現階段的攝影教學逐步實現了多樣化,但快速的發展也使一些問題更為突出的顯露出來。
二、現階段我高校商業攝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提高師資素質的問題
首先,在各大高校,攝影教育的迅速發展使其師資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現階段的師資普遍缺乏培養的係統性和知識的專業性。高校攝影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明顯和市場需求脫軌。
照本宣科的課堂教學缺乏生動性、實用性。因此即使在廣告設計專業中作為必修課的商業攝影,也往往擺脫不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處境。
(二)硬件設施配備不足的問題
開展商業攝影的課堂教學,要依賴較完備的攝影器材、場地設施。如:攝影棚、靜物、燈光,專業的電腦和較大型的專業相機。另外,還包括一些室外采景點和展示成果的平台空間。隻有擁有了這些基本的教學設備時,商業攝影教學活動才可以順利開展下去。
但是,專業的商業攝影器材設備的價格太高,往往令投資者望而卻步,加之此類設備的技術更新較快,也就是巨大投入相對適用期短、性價比低也易損易耗,所以很多高校的決策層不願選擇此類投資。
(三)教學需要邁向產業化、市場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