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培養高職學生自學能力
教育論叢
作者:劉春偉
摘 要: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就是要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要改變過去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法,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Abstract: Optim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o turn students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eacher- centered to student-centered and just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class, and cultiv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rouse their enthusiasm in order to foster their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關鍵詞:優化;英語教學模式;自主學習
Key words: Optimization; English teaching model; autonomous learning
作者簡介:劉春偉(1976.9-),女,遼東學院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01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教師照本宣科,隻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這種簡單化、模式化和重複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不利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因此很不適應現階段的高職外語教學。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主要通過學生自己的各種實踐活動來培養。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探求知識的能力,讓他們用這種能力去獲取知識。因此,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是每一位英語教師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人樂於接觸、認識某事物,並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幫助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學習、刻苦鑽研,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其趣味性,想方設法使單調乏味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趣味橫生。為此,在英語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第一步驟。教師在講授某一篇課文之前,可先上網瀏覽或查閱一些相關書籍資料,廣泛了解與課文有關的知識,結合學生了解的實際情況,在備課的時候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用提問、討論等方式在課堂上進行訓練。例如:新視野英語教程Unit 5“Rocketing to Stardom,”在講解這篇課文之前,先提出幾個問題。
例:1.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NBA?
2.Do you know any famous NBA basketball teams or players?
3.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ao Ming ?
可能大部分學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全這樣的問題,但是由於對姚明這樣一位籃球巨星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被吸引過來,這時,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學生將更加用心,有利於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那種“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