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真實情景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教育論叢
作者:萬傑
摘 要:隨著教學上的改革,提出了新課標的要求,對英語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得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得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顯然,新課程標準對於學生的寫作更強調交際性,英語寫作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近年來的高考作文命題改革也正逐步朝這一方向發展。
關鍵詞: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那麼,我們就要采取新的教學方式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創設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們在真實的環境下有話可說。但在我們日常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對於英語寫作的態度卻並不積極,提到寫作,學生就充滿了焦慮與恐慌。其原因除了學生本身的英語基礎薄弱外,我們老師恐怕也難辭其咎:我們在很多情況下隻是盲目地訓斥學生,可想想我們布置給學生的寫作任務,往往形式單一,或是翻譯要點式的作文,或是看圖表作文等,強調語法的正確性,但缺乏真實情景,缺乏交際性,使得學生的作文無真實的讀者,脫離生活實際。老師評價指導也往往側重於語法上的糾錯,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不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所以很多的學生出現了會寫一些簡單句但整篇文章卻不會構思,成績總是圍繞在13--17分的水平,很難再提高。枯燥的作文命題形式,單調的評價模式,使學生缺乏交際的動機,深度厭煩情緒的滋生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堂課的開頭如能像一塊無形的“磁鐵”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經常探討的話題。激趣引題的方法、形式多樣,關鍵是教師導課設計,切入主題。
所謂“真實的生活話題習作法”,就是圍繞著學生生活實踐中可能出現的貼近學生生活中的某些話題,結合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中對英語寫作教學和考核的要求,然後根據這些話題的內容教會學生用規範的英語作文格式,地道的英語語言表達,通過構建一定的作文模塊,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真正的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的是有感而發,來實現這些話題的文字書麵交際功能的完成。比如,生活中師生中有一個重要功能是學生向教師請假。那我們可以嚐試讓學生學會用英語寫一張比較規範的請假條。老師努力創設真實情景,提供給學生真實的寫作機會。比如在開學初,師生互相交換信件,介紹自己;或與老師分享日記,交流彼此情感、想法;或讓小組同學互相采訪相互了解;或讓學生談論一下學校的食堂問題;或學生扮演專家角色回複報紙上的“讀者來信”;或對於同學的邀請做出書麵答複;或就環境汙染問題,向市長提建議;或就學生攜帶手機等發表看法;或就學生的報考擇業誌向進行調查等。這些寫作任務來源於生活,強調語言的交際性,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激發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書麵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老師鼓勵學生進行協作學習,就老師提出的任務,有時需要小組協商,討論,然後分工完成。或讓學生自主學習,由老師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有關線索,讓學生搜集資料,最終完成寫作任務。那麼,如何實現情景教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