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包裝設計課程結構改革方案的探討(1 / 2)

芻議包裝設計課程結構改革方案的探討

教育論叢

作者:徐軼歐

摘 要:包裝設計課程方案是一個複雜、自主、開放的係統,我們在進行課程結構改革時,都不能隻是簡單地、機械地模仿一些方法、結構,也不能滿足於獲得一些新的名詞概念,而應以複雜思維考察、體會其精神實質。

關鍵詞:包裝設計;課程結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任何一種課程方案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不同的課程方案就有著不同的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社會學基礎和不同的知識觀。從包裝設計課程方案的結構來看,其課程方案還由一定的課程要素組成,包括不同的教育目的、課程內容、教育方法和評量。並且,這種課程方案都是基於一定的生態環境之中,是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曆史、文化條件下的產物。所以, 包裝設計課程方案是一個複雜、自主、開放的係統,我們在進行課程結構改革時,都不能隻是簡單地、機械地模仿一些方法、結構,也不能滿足於獲得一些新的名詞概念,而應以複雜思維考察、體會其精神實質。

包裝設計課程以往的教學模式,是由製度化課程和非製度化教學構成的,在課程結構改革實踐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係列問題,主要為課程實施的形式與內容問題 。

首先來講,改變教學方式,將問答式教學設為主要的教學方式以便取代所謂額“啟發式教學”。我們一直以來有個誤區,就是把一些原本很平常的問題式方法充斥在課堂之上。而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想象成非常平庸的問答。想藉此來和諧課堂環境。現在的課堂上仍然追求的異口同聲的回答問題的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不可取的,要知道造成這樣的結果使得我們將誇張了鼓勵的作用並且將這些繼續擴大化和詳細化了。這樣的火鍋也使得學生們安於現狀,難成大器。所以說啟發教學也必不可少。

其次來說說自主性的問題,我們的自主並不是現在想要的那種自主。我們強調的自主性是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做法。我們原本的初衷是想將學生原本屬於自己的時間、書本等等一切一切的都還給他們。讓他們去安排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內容。但是現在的結果是這種做法過於泛濫了,我們所說的自主都變為自流了。就是說忽視了教師的主體作用。當沒有了教師這個教育主體者的主導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下降那就違背我們的初衷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有些教師甚至采取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來定的方式,其實是為自己的工作進行開脫。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