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職音樂課堂中行為導向教學方法的運用
教育論叢
作者:徐皓妍
摘 要:行為導向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行為能力為基本培養目標的教學方法。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行為導向教學正日益為各國的職業教育行業所接受。本文通過對行為導向教學方法實踐模式的分析,對其在高職音樂教育領域的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做了探討。
關鍵詞:行為導向教學;高職;音樂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以就業為導向是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理念,行為導向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以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因此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對高職的音樂專業教學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行為導向教學方法的含義
行為導向教學方法,是以讓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到積極的改變為教學目標,通過自主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其基礎是構建主義的教學理論和多元智能教學理論。行為導向教學法對於學生綜合能力和全麵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二、行為導向教學實踐模式
(一)仿真教學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對某一工作任務進行仿真的技能訓練的教學方法就是仿真教學法。仿真教學能夠彌補實際教學條件不足的缺點,提供給學生在相對真實的環境中培養素質、知識、技能的途徑。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就是把實際中的問題作為案例,來讓學生進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在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法,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感受和分析去解決問題,能夠培養學生對於問題的分析、判斷、解決和執行的能力。
(三)項目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按照實際的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重構,製定具體的項目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和項目任務的實施。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三、在高職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一)模擬教學
高職音樂教學其重點在於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和其它的美學教育途徑比起來,模擬的方法對學生審美意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聲樂的教學課程之中,先由教師進行示範演唱之後,學生再進行模擬的演唱,或者在鋼琴等器樂教學課程中,教師先做示範演奏,然後學生再進行模擬的練習等。通過模擬的教學手段,能夠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極大的進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音樂教育有著令人愉悅的特點,在音樂課堂中使用模擬的教學手段,教師通過演唱、講解或者演奏等方法向學生傳授技能和知識,使學生在模擬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得到了藝術和情感方麵的享受。
(二)表演教學
注重學習的實踐性是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也是高職音樂課程的教學的原則之一。實踐性指的是字音樂的教學課程中,教師既要注重音樂理論知識的講解,又要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有一定的重視,使學生做到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培養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表演作為較高層次的實踐活動在音樂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演唱、演奏等音樂表演是音樂教學的目的和必然的步驟。因此高職音樂教育應該以實踐作為教學的中心,來對學生的音樂表演活動進行組織。
(三)案例分析教學
在行為導向教學法中,應該運用案例分析模式的基本步驟和實踐理念,抓住音樂理論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精心選擇案例,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對案例進行再現。比如在器樂的教學過程中,從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中某一器樂聲部的演奏作為案例,來行進演奏風格、知識和技巧的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麵應該嚴格執行既定的教學計劃,把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其注重實踐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另一方麵教師要在音樂理論和實踐、反思和問題的結合中,采用最適合當前學生水平的案例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使教學的效果達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