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城市公示語翻譯問題及對策研究
語言研究
作者:羅海鵬 黃淑芳 張潤 濮海慧 陳曉明
本文係2011年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 項目編號11YYD022
摘 要:漢英公示語在城市全球化經濟發展中不容忽視。本文通過實證調查研究的方法詳細分析了現實生活中江蘇省公示語翻譯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應遵循的原則和建議。
關鍵詞:江蘇;公示語翻譯問題;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羅海鵬,女,1975年6月出生,山東德州人,山東大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 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2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到來,日新月異的江蘇各城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被公認為城市國際化開放進程標誌的漢英公示語也越來越多。麵對目前公示語翻譯沒有標準,使用缺乏規範,參考依據不足的境況,建立江蘇省公示語翻譯體係勢在必行。本課題組成員在江蘇省範圍內對部分旅遊城市的英語公示語翻譯與使用現狀作了進一步實證調研之後,就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了“完善江蘇城市公示語翻譯”活動,並探討研究公示語翻譯與使用的解決對策。
一、公示語概述及現狀
參照國家標準對“圖形標誌”的定義對“公示語”內涵和外延進行的界定,公示語是指在“公共場所向公眾公示須知內容的語言,公開和麵對公眾, 告示,指示,提示, 顯示,警示,標示與其生活,生產,生命,生態,生業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
在我國,公示語翻譯研究是應用翻譯研究的新視角、新領域。進入21世紀以來,不少專家、學者對公示語的翻譯進行了多方麵探討。較早研究公示語翻譯的是何自然,他從語用學的角度關注公示語的英譯及語用失誤問題(1998)。此後,國內公示語漢英翻譯研究專業網站的開通(2003)、《漢英公示語詞典》的發行(2004)以及全國公示語翻譯語料庫(一期)的並網運行(2008)使公示語翻譯走進公眾視野。首屆全國公示語翻譯研討會(2005)和公示語翻譯研究中心成立(2006)標誌著全國範圍內公示語翻譯研究已初具規模。
總體看來,公示語翻譯研究呈現出從理論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實證性研究過渡的態勢。學者們注重研究範例,尊重語言事實,用語料說話。但就公示語翻譯研究現狀而言,存在術語不統一,無太多創新,不能自成體係等問題。從學術發展及創新角度來說,公示語翻譯規範研究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都有待進一步開拓。
自2011年7月以來,本課題組成員對江蘇省各大城市尤其是省會南京和各旅遊城市的公示語翻譯與使用情況進行了實證調查研究,以全麵了解江蘇省公示語翻譯使用的現狀與問題,了解外國受眾對公示語翻譯與使用的滿意程度,比較公示語翻譯與使用方麵與國外的異同,探討目前漢語公示語英譯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公示語翻譯規範與策略。
本項目的研究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按照食、宿、行、遊、娛、購、體和包括醫療、通訊等在內的“其他”領域類別對江蘇省漢語公示語英譯現狀進行抽樣調查;第二步是實證研究:首先是組織誌願者和大學生等對英語公示語需求情況進行問卷調研與分析。然後邀請省外事辦專家、高校英語教師、翻譯協會人員、留學生等共同進行對江蘇省公示語翻譯現狀進行實地拍照調查。最後對公示語翻譯問題做出定性與定量評估;第三步是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首先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 然後用SPSS10.0統計軟件對數據加以彙總、分析。最後根據分析結果初步建立江蘇省城市公示語翻譯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