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的英譯對比
語言研究
作者:李丹鳳
摘 要:該文主要對許淵衝先生的三種譯本進行了簡要分析,分析了其中的不同之處,以及用詞的精妙。
關鍵詞:《靜夜思》;譯詩;許淵衝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靜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上至白發老者,下至黃口小兒,稍識文墨者皆會背誦。該詩短小精悍,寄予了濃濃的思鄉之情。很多著名學者和翻譯家將其譯成英文或其他文字。不難看出譯者不同,譯本也就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即使是同一個譯者,譯本也會有所改變,但是其表達的中心內容是不會發生改變的,有所改變的隻是一些用詞的改變和句式的改變。
對這些譯文進行分析的人很多,其中受到分析最多,好評最多的當屬許淵衝先生的譯文了。但他似乎對自己的譯作並不滿意,三易其稿。三個譯本如下所示:
1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1984)
2A Tranquil Night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2004)
3Thoughts on a Tranquil Night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2005)
譯文1是受到分析最多的。大家一致認為在全詩風格上與李白原詩相似,用字節省、句式豐富、用詞簡約。我們將譯本進行回譯,也可見李白原詩的韻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該譯本采用抑揚格,使譯詩讀起來和原文一樣抑揚頓挫,輕重分明。譯詩還采用了abab的韻腳(light,aground,bright,drowned),每行的音步也與原詩音節大致相當,同時還具有了英詩的那種音韻美。abed和aground兩個詞也體現出了濃濃的詩味。
其實這三個版本的不同之處並不明顯,隻是稍許做了點改動。題目從最初的A Tranquil Night?改成了Thoughts on a Tranquil Night?,從《寧靜的夜晚》變成了《寧靜夜晚的思索》,更加契合原詩的題目《靜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