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誠信問題探析
德育研究
作者:臧嘉琦
摘 要: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新時期大學生要繼承並發揚的優良傳統之一。然而,近年來日益凸顯的大學生誠信問題已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本文通過對大學生誠信現狀的研究, 分析了大學生誠信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各種舉措。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誠信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誠信是當代大學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然而近些年來,由於受到市場經濟發展過於迅速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大學校園也出現了嚴重的誠信危機,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以至於在社會上引發信用危機,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
一、當代大學生誠信問題的主要表現
(一)考試作弊。多年來,在高校舉行的各類考試中, 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屢禁不止,如夾帶資料、在考場內傳遞答案、調換試卷、發短信等。除了常見的作弊手段以外,甚至使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現象。
(二)論文抄襲。在高校中, 一些大學生把抄襲剽竊視為正常現象,為了撰寫畢業論文, 從互聯網上大篇下載文章或者找一些比較冷僻的雜誌剿竊他人成果更成為高校中屢見不鮮的事情。
(三)求職中的誠信缺失。麵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生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為了獲得用人單位的賞識, 往往在麵對招聘單位時不能做到實事求是, 反而通過各種非常途徑製造虛假材料, 製造假的職業技能證書, 修改學習成績, 捏造獲獎等榮譽,以達到應聘的目的。
二、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一) 社會環境方麵的原因。我國現行的市場經濟在運行中的負麵影響對大學生誘惑很大,個人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盛行,貪汙受賄、偷稅漏稅、製假販假、虛假廣告、假文憑、假證件等諸多不誠信現象,給大學生造成了嚴重的負麵影響。這些消極現象使誠信的負麵印象呈現擴大化趨勢,大學校園也深受社會誠信的負麵影響。
(二)家庭教育方麵的原因。人類社會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當代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長的百般嗬護中成長,且做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較少顧及別人感受,做事不守信。這些問題是當今獨生子女的通病,進而導致大學生誠信意識不強。而許多家長往往片麵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德育教育,不利於孩子誠信品質的養成。
(三)學校教育方麵的原因。目前高校在進行誠信教育時空洞、沒有說服力,很多時候隻是照搬道德教育,沒有針對誠信教育的特點、規律提出一套相對完整的誠信教育內容,學生不能真實地感受到誠信對自己的重大價值,從而削弱了學校誠信教育的效果,也影響著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還有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學術品質不端,缺乏職業道德,嚴重影響了教師的誠信形象,給學生的誠信教育造成惡劣的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