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在新聞寫作中的應用
文化論壇
作者:陳珍
摘 要:新聞寫作要求“真、短、快、活、強”,即要求事實真實,文章邏輯清晰,內容精煉,文字簡潔,寫作迅速及時,文章活潑生動,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白描手法是文學描寫手法之一,指用樸素洗練的筆法,寥寥幾筆將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征勾勒出來,是一種比較接近於敘述的描寫方法,作為新聞工作者,應該很好地把握借鑒文學的白描手法,多加運用到新聞作品中來,讓新聞作品於平實中見形象、於簡練處透神韻。
關鍵詞:白描手法新聞故事運用
作者簡介:陳珍,女,1986年生,九江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現為南昌理工學院傳媒係教師,助教。
[中圖分類號]:G2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引言
白描原指我國傳統繪畫中的一種技法,是指畫家在繪畫時純用墨線勾描物象,線條簡練而傳神逼真,不用顏色渲染,隻是略施淡墨,采用此種技法,能達到遺貌取神的藝術效果,它有別於工筆,也有別於寫意畫。借用到寫作中, 與其他的描寫手法例如烘托、比喻等等相比它就是以簡要、樸實的語言進行描寫,以表現對象特征或傳達某種情態。它是描寫方式中的“輕騎兵”。而新聞用事實說話,白描手法很適合於寫具有散文味的通訊、特寫,消息,因而,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新聞語言是一種白描性的語言,或者說是以白描為主要特征的語言,白描是新聞語言的主要特征。把白描應用到新聞寫作中,指在新聞寫作中不修飾、不渲染,隻用簡括、精練、質樸的筆墨,簡練而直接地勾勒出新聞人物和新聞事件主要特征的方法。應用好白描手法是增強新聞作品可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的主要途徑和根本前提。
1.新聞故事的內涵
新聞故事,指的是采用對話,描寫和場景設置等,細致入微地展現事件中的情節和細節,客觀實踐中隱含著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感,富有戲劇性的故事。這種寫作方式借用了文學化的表現手法,用形象的事實說話,盡可能地尋找實踐中蘊含的戲劇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節和細節,使得平麵化的新聞報道變得豐滿而立體,極大地增添了新聞報道的魅力。媒體在報道社會新聞,經濟新聞,教育新聞時一般都采用這種方法,在遵循一般新聞寫作的規律中呈現出自身獨有的特點:注重展現新聞事件的情節,以跌宕起伏,撲朔迷離的情節還原事件,吸引讀者;突出事物間的矛盾和衝突,強調事件中的因果關係,引導讀者在矛盾衝突中思考事件的本質;細節化,情節化的描寫和直接引語的運用,有意識的注重塑造人物個性,有助於傳達微妙的情感,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2.白描在新聞故事寫作中的運用
2.1尊重事實、注重調查
新聞寫作源於文學寫作,但又與文學寫作不同,新聞寫作要求以事實為依據,如果失去事實,新聞便失去生命力,便無存在的理由。依靠事實說話是新聞最最重要的要素。而運用白描手法寫新聞故事,首先也應遵循這一點,不能沒有事實根據地描寫。在具體的的新聞故事操作過程中,要求新聞工作者密切關注各方麵的新聞動態,深入挖掘隱含在新聞事件中的故事化元素,借用這種白描手法突出新聞事實,充分體現新聞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