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跨國婚姻麵麵觀
文化論壇
作者:李珂
李 珂 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語言文學專業研一 甘肅 蘭州 730000
摘 要:中國和俄羅斯曆來是友好鄰邦,隨著兩國政治、經貿,以及民間交往的不斷加深,特別是互辦“國家年”等一係列活動大大推動了兩國民眾的相互了解,為兩國傳統友好關係和各領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近年來,中俄跨國婚姻越來越多。據了解,中俄跨國婚姻有著悠久的曆史。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中國和俄羅斯曆來是友好鄰邦,隨著兩國政治、經貿,以及民間交往的不斷加深,特別是互辦“國家年”等一係列活動大大推動了兩國民眾的相互了解,為兩國傳統友好關係和各領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近年來,中俄跨國婚姻越來越多。?據了解,中俄跨國婚姻有著悠久的曆史。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以前,有相當數量的中國人去俄國當礦工,“十月革命”之後又有很大一部分俄羅斯人由於某些原因進入中國邊境定居生活,導致這一時期中俄跨國婚姻急劇增多。自改革開放以來,中俄跨國婚姻雖受到了一定的法律約束和限製,但仍呈上升趨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俄羅斯的男女比例是1000:1147,也就是每100位女性就有13位找不到本國老公,需要通過跨國婚姻尋找配偶;目前中國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子比女子多出5000萬,每100位男性就有7位找不到本國老婆,也需要通過跨國婚姻尋找配偶。而俄羅斯有關方麵的一項調查顯示,俄羅斯美女外嫁的首選對象之一竟是——中國男人。其次,與俄羅斯男士相比,中國男士有很多優勢。中國男性不酗酒,勤奮、有能力養家,大多數對家庭比較負責任;比較而言,中國離婚率在世界上不算高,中國男人對感情和婚姻的態度也讓俄羅斯美女動心。由於筆者身邊有不少中俄跨國婚姻家庭,因此決定通過實地考察對此加以探究,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感受與心情。
43歲的伊萬諾夫和36歲的中國妻子李麗結婚11年,在蘭州已經生活了8年多。11年前,風華正茂的李麗獲得了出國深造的好機會,去聖彼得堡國立大學進修一年俄語。伊萬諾夫當時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一名俄語教師,而勤奮好學的李麗經常去旁聽伊萬諾夫的俄語課,兩人也有共同的朋友圈,平時大家一起聚餐,久而久之互生愛慕之情。回憶起戀愛往事,李麗露出了幸福的微笑,“還記得那個傍晚,他送我回家,地鐵站裏,冷風陣陣,他說,雖然俄羅斯的冬天寒冷無比,但是我願意借你一雙手,給你春日般的溫暖……”從此以後,大手牽小手,溫暖地向前走。一年之後他們向雙方父母提出結婚一事,雖然語言還存在障礙,雖然離家千萬裏,雖然未來很不確定,但是兩人都堅持守護著彼此,雙父母也被他們的堅定所打動,所以同意了他們的婚姻。李麗說:“那時的我們真的是一無所有,沒有鑽戒,沒有豪車,沒有存款,和現在的裸婚有一比,幾個親朋好友一起在涅瓦河畔為我們舉行了儀式……結婚前的好多天,我都睡不著覺,不知道自己的選擇對與否,對於未來我也有過一些迷茫,但是感覺告訴我,眼前的這個人應該可以給我餘生的幸福,現在看來,我的選擇沒有錯。後來我們的寶寶尼古拉出世了,我沒有婆婆,公公年紀也大了,老公也是整天忙於工作養家糊口,父母又遠在中國,所以從懷孕到生孩子我基本都是一個人照顧自己,現在想來也有些心酸。那時隻有老公一個人上班,所以經濟來源有限,過日子也都需要精打細算。可能在別人看來我很傻,為何選擇這樣的道路,但是我認為,隻要自己覺得幸福,那麼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和伊萬諾夫計劃來中國發展,來到我的故鄉蘭州,在這裏為老公找了一份大學俄語外教的工作。現在幾年已經過去了,他也把蘭州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對這裏又充滿了感情,也喜歡上了中國的餃子,火鍋,炒麵等等,工作上也得心應手,可以說,這些年我們過得很幸福”。 “當然,再好的夫妻肯定也有一些問題,異國婚姻肯定也避免不了。比如我老公金錢觀比較淡薄,沒有存款的概念,而我們中國人一向比較注重金錢的積累,以備不時之需,了解了他的消費觀以後,家庭的理財基本是我在做,有了我的精打細算,我們的小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總的來說,我們的婚姻很幸福,雖然一路走來嚐遍了酸甜苦辣,但是我從未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