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寧戚和齊桓公(1 / 1)

春秋時期,齊國的相國管仲在一次出使的途中,發現牧牛人寧戚很有才能,便寫了推薦信讓寧戚去見齊桓公,以求得到重用。可是寧戚見了齊桓公卻沒有拿出管仲的推薦信,反而講了不少對齊國的批評意見,有些話還很刺耳。齊桓公聽了,勃然大怒,喝令武士處死寧戚。這時,大臣隰朋見寧戚大義凜然的氣概,很受感動,便勸齊桓公道:“此人見權勢不奉承,臨危難不懼,定非常人,請赦免他。”齊桓公冷靜一想,覺得隰朋的話很是有道理,便釋放了寧戚。寧戚才從容不迫地拿出管仲的推薦信道:“你若惡直好阿,我便是死也不會拿出來的。”齊桓公大喜,即拜寧戚為大夫和管仲共理國事。

這個故事引起我許多聯想,覺得一吐方快。相國管仲與寧戚素昧平生,但為了齊國的事業,他不因寧戚出身低微而輕視、馬虎了事,卻能獨具慧眼,發現人才,愛惜人才,不企求得什麼實惠,無私予以推薦。他不僅是一位識“千裏馬”的“伯樂”,而且這種為國舉賢的高風亮節,更是難能可貴的。寧戚麵臨殺頭的危機,本可以拿出管仲的推薦信,稍事美言自可順利做官,何必弄到這般下場。拿今天的話來說,他不願靠什麼“關係學”謀求一官半職,不以恭維權勢而取得寵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是憑自己的真正本事吃飯,這種思想品德,實在令人讚歎。我還敬重這位齊桓公,能夠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不怕在群臣麵前丟掉麵子,立時躬身反省,知錯必改,不搞什麼論資排輩那一套,大膽委寧戚以重任,其豁達大度的胸懷、知人善用的謀略,不愧是一代霸主。難怪呀,齊國有了這樣的管仲,這樣的寧戚,這樣的齊桓公,怎能不國勢強盛,立於諸侯之林呢?

今天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重而道遠,當然和兩千年前的齊國完全不相同,但就發現人才,愛惜人才、知人善用而論,能夠多湧現出一些今日的“管仲”、“寧戚”和“齊桓公”,不拘一格招攬人才,為“四化”建設齊心努力,振興中華,那將是功莫大焉。